不論國內外,近幾年的大型速可達都是朝向運動發展居多,尤其國內的市場更是長期缺乏休旅型的雙缸速可達新車,直到 SYM 以靈龜之名打造全新 TTLBT,才讓市場有了改變,TTLBT 採用與 Maxsym TL 508 相同的引擎架構,但導入電子節流閥,提供定速巡航系統,全彩七吋液晶儀錶板更是國內首輛配備無線 Apple Carplay 的國產速可達,可直接觸碰使用且畫面清晰,同時加上機能性十足的電動風鏡與可快拆的左右雙側箱,大幅提升長途旅遊騎乘實用性,配備彎道 ABS + TCS 雙安全系統輔助,進一步加強車輛安全規格,為長途而生的雙缸豪華休旅大型速可達 TTLBT 終於在今年二月正式發表!

SYM 三陽 TTLBT 靈龜系列,本身設計就是以雙缸速可達中更休旅化為開發目標,因此採用並列雙汽缸的引擎,能提供順暢且充足的動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在車身的配備與舒適性,前面提到 Apple Carplay 等機能是在長途旅行時的好幫手,但最終 TTLBT 還是要在公路上巡航,所以車輛本身的操控性,也是 TTLBT 系列的一大重點,而我們上一次騎到休旅雙缸速可達,究竟在這個休旅雙缸速可達各家車廠都不再開發的前提下,SYM 要如何打造出最舒適的騎乘體驗,我們拿到車輛後也好好體驗單日兩百公里的里程下,能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有著來自 Maxsym TL 508 的動力加持之下,TTLBT 採用相同的引擎輸出,但因為車身的重量關係,所以在初始的加速力道並不會像是 Maxsym TL 508 般如此強勁,而是更偏向於線性的表現,尤其是在 0-40km/h 這段表現很容易掌握,對於都會情境以及旅遊時重新起步,動力都不會太過於強勁,在騎士容易掌握的範圍內,輕轉油門就有足夠輸出,而轉到後段更能感受到並列雙汽缸相較於單缸車型帶來的大排氣量優勢,能讓後段 40km/h 之後的延伸性持續發揮,要超過 100km/h 輕鬆簡單,至於極限的探索,我們並沒有太執著於尾速,夠用就行!

TTLBT 配備的電動可調風鏡,在長途騎乘以及濱海公路等路段時特別有用,停紅燈時可透過左把手降下風鏡,而騎乘時又可透過左把手來把風鏡升起,這樣的配備能降低騎士在面對騎乘時的風壓,大幅提升騎乘舒適度,同時電動風鏡的調整還能讓騎士的車箱不再需要帶著風鏡調整用的扳手與內六角組,對於休旅速可達來說,電動風鏡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另外這次在 TTLBT 率先配備的定速巡航系統,也能在長途騎乘時給予輔助,長途騎乘時通常雙手會麻木於長途路段的油門掌握,雖然轉油門不需要太大的力量,但是維持相同的姿勢卻會造成手腕以及手掌的痠痛,改為配備電子定速巡航系統後,只要轉動油門並設定好時速,TTLBT 就會自動協助完成定速巡航騎乘需求,甚至面對國內區間測速的濫設,定速巡航其實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應對措施,抵達區間測速路段後按下 SET 設定,就會自動維持該時速,進而避免超速的可能。

而 TTLBT 作為休旅大型速可達,騎乘姿勢設定比起過往的 Maxsym TL 來得更舒適,其中有一特點就是腳踏的位置,過往腳踏的位置會偏短,所以騎士的腳踏受限在固定且較短的長度內,現在 TTLBT 腳踏的長度更長了些,後端也有向內收窄,雙腳更容易在 TTLBT 腳踏上找到舒適位置,倘若需要斜踏放鬆 TTLBT 也能辦到,上半身則是介於 Maxsym TL 的運動性以及 Maxsym 600i 的完全舒適取向之間,讓騎乘 TTLBT 時的姿勢依然保有車身一定的操控性能。

TTLBT 配備 41mm 倒立潛望式前叉以及後側置多連桿避震器,雖然都不具備可調機能,但整體設定是偏向舒適性多帶一點運動性的懸吊組,能在煞車或者彎道內給予足夠的支撐性,卻又能保持好過坑洞時或者過路面鋪設瑕疵的吸震效果,彎中的支撐性能讓騎士很放心的在出彎時開油門,車身與車尾也不會有多餘晃動,不過畢竟是輛超過 250kg 的休旅型速可達,在車身的操控靈活度方面,還是會感受到比較重手一點,需要多一點大型速可達的騎乘經驗,才能比較好駕馭這麼大型的車款。

而制動系統擁有輻射固定對四卡鉗的 TTLBT 在制動性能效果方面,符合其設定,能夠有很不錯的制動手感,且因為配備了 BOSCH 9.3MP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輔助,不僅能在直線路段時確保煞車不鎖死,彎道路段緊急煞車也能讓車身維持原有路線,避免因突兀的前輪制動將車身拉起,導致偏離原有過彎路線,這項配備也能讓騎士大幅增加安心感,對於操控性來說也有所幫助,操控性整體會比較偏向於慢進慢出的線性操作,大動作去改變車身動態,會覺得車身反應稍微慢一點。

TTLBT 整體最實用的配備,除了操控性的功能之外,就是那組七吋全彩液晶儀錶板,配有無線 Apple Carplay 機能,能讓旅途中的儀錶板顯示出地圖、音樂控制、訊息以及通話控制等等,對於長途騎乘來說,不再需要擔心手機擺放於龍頭上端影響手機本身的零組件壽命,或者遭遇下雨時的防水問題等;整體來說 TTLBT 的動力順暢、操控穩定但靈活性會因車重稍微受到影響,不過回頭看看車輛的配備,像是電動風鏡以及原廠標配的雙側箱,就會覺得 TTLBT 騎乘感受調教得非常好,SYM 相信在這方面的調整應該是費盡心思,只為了帶給騎士最好的雙缸休旅速可達體驗。
|SYM TTLBT 外觀、設計與功能介紹
SYM 打造 TTLBT 的想法,就是以 BT 靈獸系列的最終拼圖靈龜的概念,導入許多仿生的線條,同時車身也給予龜甲般讓人安心的感受,所以在車頭燈組、車身線條以及兩側的側箱等,不僅融入這些設計風格,也加入實用性以及方便性,車頭採用大型速可達常見的大面積整流車殼,搭配上方電動可調風鏡,下面則是 LED 小燈與 LED 彎道輔助大燈,車身線條凹凸有致,TTLBT 字樣隱藏在車頭側邊,與 New DRGBT 的設計很相似,置於車尾燈更明顯,看起來就是龜殼的花紋。
將側箱移除之後,TTLBT 的後端車體縮窄非常多,單看後端車尾線條並不會覺得奇怪,不過若是與寬廣的車頭一起看,就會覺得 TTLBT 原廠後箱設計真是巧妙,不僅有了實用性,更讓車身看起來飽滿且有安心感,另外就是不論有無側箱,全車最寬的位置都是後照鏡左右邊,但多了側箱之後,車尾的寬度會增加,所以在騎乘時或者停放車輛時,都要多考慮到側箱的空間,發表會上也有人好奇 TTLBT 是否會有無側箱版本可供購買,目前據了解是暫不推出這種車型,想想也是,如果有這需求直接買 Maxsym TL 508 即可。
身高比例圖部分,上圖中騎乘 TTLBT 的男性騎士是資深試車手 TK,身高為 173cm,體重 70kg;TTLBT 的坐墊高度雖然只有 780mm,但是因為車身的寬度關係,173cm 的騎士在靠墊靠到最後方時,單腳想要平踏就有點困難,倘若想要雙腳平踏則是難上加難,如果把靠墊挪到前方,應該會讓身形沒有這麼魁武的騎士更容易腳踏實地,至於像 Rick 我 184cm 的身高,TTLBT 能夠很輕鬆的單腳平踏,另外 TTLBT 的騎乘三角非常自然,把手位置適中不會讓雙手伸直太多,寬度適宜,腳踏更是如同前面試駕所說,踩起來比 Maxsym TL 更舒適更容易找到適合的位置。
TTLBT 是靈獸系列第四款車型,前三款分別是 FNXBT、DRGBT、KRNBT,這次的 TTLBT 中文名為「靈龜」,因此開發方向也是以魁武卻實用的車身作為主打,在車頭與車身的線條,也有引入類似龜殼的花紋與塊狀拼湊方式點綴,從車頭看起,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面積風鏡,這個風鏡不僅面積寬廣,更重要的是配備電動風鏡高低可調,讓騎士能自由決定風鏡的高低,配合不同的路段與時速,下方的 LED 塊狀定位燈讓碩壯的車頭看起來多了點科技感,方向燈隱藏於這些塊狀的最外側處,大燈方面採用的是 LED 透射式大燈,而且還內建一段的 LED 轉向輔助大燈,可在傾角達到 13 度時自動開啟,照射進彎內角處,後照鏡如同 Maxsym TL 的設計,可進行手動收折,車頭側邊也能看到龜紋與 TTLBT 之銘牌,近期 BT 系列都將銘牌從常見的車身側邊移動到車頭側邊,視覺上看起來也讓車身變得簡約許多。
至於電動風鏡最高與最低的差異,可達 126mm,所以在 173cm 的騎士示範之下,可以發現最低的位置風鏡並無遮蔽安全帽,而電動調整至最高的位置,則是遮蔽安全帽約一半的高度,如果這時候安全帽上方有進氣道,記得要依照氣候關閉或者開啟,才能在長途騎乘時得到最舒適的透氣或者保溫效果,整體電動風鏡調整速度算快,大約兩秒就可從最低升至最高位置,反之亦然。


大燈燈型表現拍攝部分,透過固定好的曝光數據模擬出人眼現場觀察的情況,上圖可左右拖曳調整近燈與遠燈燈型比較;TTLBT 配備的是 LED 透鏡大燈組,以電磁閥遮光片來遮蔽遠燈的燈型,在近燈燈型照射可以看到不錯的寬度,距離則是設定在約兩台至三台車長,而開啟遠燈後燈型不受遮蔽,就會將燈型延伸至路底,大約有 80~100m 長,並且這組 LED 燈組內還隱藏著轉向過彎輔助燈,透過車身的傾角來提高過彎時彎內的照明,整體照明段數僅有一段,傾角達 13 度時開啟,回正至 11 度時關閉。
騎乘視角方面,TTLBT 配備的是大型速可達常見的偏高把設定,把手的高度有特別加高,中央可看到七吋全彩液晶儀錶板,儀錶板上方有三顆操作鍵,可在車輛移動時操作儀錶板顯示介面使用,左把手則有儀錶板功能切換、燈型切換與超車燈、喇叭、方向燈以及定速巡航的開關及功能鍵,右側把手則是有著引擎運轉/熄火/電啟動整合開關、動力模式切換開關與警示燈開關,值得注意的是三陽在 TTLBT 的左右把手上均提供了一組掛勾組,解決大型休旅速可達中央因龍骨而通常無置物掛鉤的痛點,非常貼心!中央蓋內 USB 則是 Type-C 供電埠,官方說法為 PD 2.0 18W 供電埠,我們實測實際供電規格 PD 2.0 為 19.35W,另外還支援 Apple 5V / 2.4A、BC 1.2 DCP 5V 1.5A、SAMSUNG AFC 9V、HUAWEI FCP 5V / 9V、QC 2.0 5V / 9V / 12V、QC 3.0 最大 12.13V 以及 QC 4.0 規格輸出,需要注意的是三陽特別在蓋子內貼上雨天勿使用的標誌,相信是為了避免大電流意外燒毀手機等裝置的情況。
TTLBT 配備的定速巡航機能為 50km/h 至 130km/h 內均可使用,操作均透過左把手的按鍵進行設定,左把手的前端有開啟/關閉定速巡航的按鍵,可以視為定速巡航的總開關,不論時速多少都可以打開,打開後儀表板就會亮一個綠色的定速巡航燈號,接著只要騎乘時超過 50km/h 後按下 SET- 進行設定定速時速,車輛就會透過電子節流閥來維持時速,而若是要增加定速的時速,可以按前方的 RESET+ 來進行增加,每按一次增加 2km/h,相反的定速使用中按 SET- 則會每按一次減 2km/h,使用起來非常便利,至於定速中會解除定速的因素,除了拉下前後煞車之外,還可以手動關閉定速巡航,不過只有拉下煞車的情境下,才可以在時速重新回到 50km/h 以上時按下 RESET+ 鍵恢復原本的定速數值,比較可惜的是儀錶板並不會顯示目前定速定在哪個速度上,所以個人比較偏好每次都重新按 SET- 重設一次新的定速數值;可以看上方的示範影片來進行了解。
儀錶板功能顯示共有三種風格,我們以預設的第一種風格顯示,可以看到右上角有著風鏡高低調整、資訊顯示調整與進入設定等三種功能,資訊顯示則是調整左下己的里程錶資訊,除了總里程會保持常態資訊顯示之外,下方可切換顯示單趟里程 A、單趟里程 B、機油里程與胎壓顯示偵測,TTLBT 與 Maxsym TL 一樣標配數字顯示型胎壓偵測,直接顯示數值比 iTPMS 這種漏氣才在叫的胎壓偵測有用多了。
動力模式方面,TTLBT 共有三種動力模式,分別是預設的 NORMAL + TCS 標準 TCS 輔助、NORMAL 標準且關閉 TCS 以及 RAIN 雨天且強制開啟 TCS 輔助,同時將引擎在 5,500rpm 前的動力限制住,藉此避免輪胎產生打滑,切換的方法透過右邊把手進行,調整的邏輯雖然有點與進口車不太相同,但記得只能在車輛靜止,也就是車輛沒有移動的情況下才能切換,只要車輛移動中,不論有無轉動油門,動力模式都是不可切換的。
關於動力模式的調整,我們這邊也提供影片,讓大家能看一下儀錶板的操作與騎乘中 / 停止時的動力模式切換顯示。
至於設定的功能介面,裡面有包含重設里程資訊的機能與設定目錄,裡面包含多個儀錶板功能可進行調整,包含風格有三種風格、語言有多種語言、單位可選公制英制、時間調整、時間格式調整、日間與夜間螢幕亮度設定、手機/耳機藍牙連接、胎壓偵測配對、軟體版本以及恢復原廠設定。
TTLBT 配備的儀錶板為七吋全彩液晶儀錶板可支援無線的 Apple Carplay 連結,配對時記得要先進入到藍牙耳機配對,耳機設定在手機配對模式,並且由儀錶板去搜尋完成配對,配對順利的情況下,就會看到藍牙耳機的名稱右側有著鏈條符號,代表耳機已經連結完成,接下來才要進入 iPhone 手機的配對,手機一樣打開藍牙功能,透過儀錶板的藍牙配對去尋找手機,找到後按下配對並同意開啟 Apple Carplay,就會自動將 Apple Carplay 顯示在儀錶板中;需注意的是在騎乘中觸碰螢幕是無法操作的,必須透過剛剛提到儀錶板上方的三顆按鈕來做選擇與確認 Apple Carplay 相關機能。
我們在這邊也提供 TTLBT 的 Apple Carplay 連線教學,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選上方影片進入了解。
內裝空間方面,TTLBT 畢竟是大型休旅速可達,所以在內裝空間方面提供非常多的置物機能,首先先來看鎖頭部分,從 ADXTG 開始使用的三鍵式鎖頭是三陽歷年來的第四種 Keyless 系統,使用按鍵操作對於機能性來說是非常直覺的,不用再記左轉右轉分別代表什麼功能,只要記得短按長按即可,鎖頭中央大面積按鍵是電源啟閉/龍頭鎖操作鍵,上方右側油箱蓋僅能在車輛熄火無通電狀態下使用,左側車箱按鍵則是只要鑰匙在範圍內都可操作,Keyless 鑰匙也與 ADXTG 相同款式,長按可在不操作鎖頭情況下開車箱與解鎖車輛,背面機械鑰匙用於打開車箱與左右側箱,且 Keyless 一樣有備援機制,若 Keyless 鑰匙沒電,可以將鑰匙靠近中央鑰匙符號感應區上後操作鎖頭。
這邊則是提供 SYM TTLBT 的鎖頭操作教學影片,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從影片中來看操作的情況。
左右置物空間容量不同,左邊預設有手機架,可放一支 iPhone 15 在其中,內有 USB Type-C 連接埠,用於更新儀錶板使用,也可作為供電使用,雖然官方說明供電規格為 5V / 1A,我們實際測量則是僅提供 BC 1.2 CDP 資料傳輸規格,最大理論上應該是能到 1.5A 供電,右側置物箱內則是能放入一罐 800ml 的寶特瓶還可蓋上,長途騎乘時飲料不用擔心沒地方擺。
TTLBT 雖然源自於 Maxsym TL,但是車台有經過非常多的修改,其中一個較為明顯的感覺,就是腳踏的位置有進行調整,原本的 Maxsym TL 腳踏平踏位置比較偏前方,TTLBT 則是可讓騎士平踏時腳可以更靠近引擎,並且前端還有斜踏面積,長途騎乘時依然能把雙腳放在上方,提升長途騎乘時的舒適度,至於後座腳踏,維持手動收折設計,不過因為 TTLBT 有側箱組,所以後座上下車會需要多留心腳踏位置。
以大型休旅速可達來說,TTLBT 配備的坐墊高度為 780mm 並不會太高,因為車身的寬度關係,實際乘坐時騎士的臀部要往前移動一點才會比較容易踏到地面,前座後方的靠墊可以進行三段位置調整,需要透過工具從坐墊下方進行,後座本身坐墊則是偏硬朗些,很多人會覺得軟才是舒適,但軟的舒適僅限騎乘前 30 分鐘,長途時就會發現過軟的座椅並不舒適,反而好的支撐性能帶來更好的長途舒適性,打開坐墊後 26 公升的置物箱,可放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Rick 我平常戴的 SHOEI Z-8 XXL 帽體也能輕鬆吞下,坐墊採用連桿與油壓桿支撐,坐墊不會意外蓋上,油壓桿前方還有 OBD 車輛檢測端子,坐墊內兩側還有用於固定側箱的鎖定機構,坐墊下方還有用於夾文件的夾具等,較為可惜的是全車都用 LED 燈具,卻在車箱燈用上鹵素燈泡,不過至少有預留,日後要改換 LED 燈泡來省電也比較輕鬆。
TTLBT 是以神獸靈龜作為開發導向,所以想到龜身的儲存空間,TTLBT 也導入了這種與車身線條融合的左右側箱來增加儲物空間,側箱與車身同色,因此如果是白色車身就是白色側箱,箱子上都設有鎖頭組,可透過 Keyless 晶片鑰匙背後的機械鑰匙轉動打開,左邊的置物箱容量較大,容量 14.4 公升,右邊則是受到排氣管影響稍微縮小一點,容量 13.6 公升,共同的是打開來之後上方都有網袋,還可用於收納一些小物品。
至於側箱的拆裝,只能說三陽這次設計的機構真的非常巧妙,只需要透過坐墊下的單側鎖定機構,壓下鎖定機構後順時針旋轉上彈出後解除鎖定,就可以手提把手將側箱提起;反之則是將單側鎖定機構先往下壓並逆時針鎖定固定後,就可以看到前方固定位置以及後方的固定鎖扣都已伸出,這時再將側箱下方承重接合點先對準鋁合金支架,接著在把上方的前方與後方固定點下向壓,即可固定完成側箱,記得壓上後一定要聽到”喀”聲並試著手提看看不會鬆脫,才是完整的固定完成;倘若不想安裝側箱騎乘,原廠也提供單側兩片共四片的飾蓋,可用於安裝在側箱固定點,這樣既可延長鎖扣壽命,也能讓外觀看起來更整潔。
側箱的拆卸及安裝,我們也一樣提供影片來讓大家更清楚如何進行,想購買的準車友們也可以參考使用方式。
TTLBT 的尾燈採用 LED 陣列尾燈,這四顆陣列看起來也有點像是龜殼的花紋,並且煞車時四顆 LED 燈同時提高亮度,藉此提醒後方來車,方向燈則是安裝於下方牌照架兩側,並且一樣是 LED 款式,牌照架本身並不太需要擔心強度,看看那粗壯的兩支鋼管,相信耐用度應該非常不錯,值得注意的是 SYM 在這個牌照架內特別安裝一組橡皮刮水板,能在騎乘時把要往後輪上方內裝以及引擎甩動的水分刮掉不少,非常巧妙的小巧思設計。
TTLBT 前輪使用的是 15 吋五幅輪框,搭配 41mm 的倒立潛望式前叉,並且配有雙三角台輔佐,可提供如 TTLBT 這種大型速可達車款前輪的必要支撐性,前輪土除也刻意使用雙色配色,看起來更有運動感且更立體。
前輪制動系統為雙 275mm 固定式碟盤搭配雙對向四活塞輻射固定式卡鉗,除了可提供前輪必要的制動力量之外,前輪也有 BOSCH ABS 9.3MP 防鎖死煞車輔助,並且是彎道 ABS 機能,此技術透過車身內建的傾角偵測來計算彎道時的煞車介入情況,倘若彎中煞車會造成鎖死或者偏離過彎路線,那麼 BOSCH MSC 會自動調整前後煞車的壓力,藉此來避免車輛因緊急煞車慣性拉正車身,導致車輛偏移過彎路線,待車身回正後才會全力介入防鎖死運作,有配備彎道 ABS 機能的車輛過彎若遇緊急狀況,記得前後煞車就是捏到底,不要去思考什麼前七後三還是前三後七,但記得一定要前後煞車都使用。
引擎方面,TTLBT 使用的引擎與 Maxsym TL 508 相同的並列雙汽缸水冷 DOHC 引擎,排氣量為 508c.c.,最大馬力為 45.6ps @ 6,750rpm,最大扭力則是 5.1kgf-m @ 5,250rpm,引擎本身的調教基本也是與 Maxsym TL 相同,不過這顆引擎改採用電子節流閥控制進氣,也因為這個設定,所以賦予 TTLBT 提供電子定速巡航的機能,使用者轉動的油門把手並不直接驅動節流閥,而是驅動節流閥位置感知器,節流閥位置感知器再把訊號傳遞至 ECU 內,由 ECU 算出電子節流閥應該開起多大的角度,相對進氣的順暢度也會提升,引擎內還有第三平衡汽缸與濕式離合器等,可降低引擎震動,也能提供順暢的離合器接合與動力輸出,也因為這設定,更換機油記得選擇 MA 等級有添加離合器止滑機能的檔車用機油;而引擎的左側可以看到 Maxsym TL 當年命名為 TL 時的 Twin-cylinder Line 雙缸產品線之標誌,除了可解釋這顆引擎採用並列雙缸之設定外,如果真要加上 TL 命名邏輯來看 TTLBT,其實 TTLBT 的全名應該是 TTLBT TL。
固鎖式引擎的搖臂採用類似檔車的 H 型搖臂組,並且 TTLBT 採用鋁合金製造搖臂,能讓避震器簧下重量進一步減輕,藉此提升車身的操縱靈活度,而 TTLBT 也一樣使用鏈條傳動系統,記得需要定期調整鏈條的張力,以確保動力的傳遞能不損失,後輪規格同樣是 15 吋輪框組,搭配五幅式輪框。
後輪懸吊系統使用檔車式的雙鋁合金搖臂,搭配六連桿的單槍側置懸吊,並且避震器本身還有掛瓶,可提供後輪足夠的支撐力道,讓 TTLBT 儘管車重較重,卻不會有像船一樣的晃動感,不過稍微可惜的是 TTLBT 並沒有配備預載調整機構,所以在單人騎乘與雙人騎乘時,後懸吊沒辦法手動設定預載幅度,單人騎乘設定上會比較偏硬朗點。
TTLBT 的排氣管維持雙出口設定,但是管身的傾斜幅度並沒有像是 Maxsym TL 一般如此高蹺,這是因為 TTLBT 為了讓車身的造型與側箱容量做出平衡,因此排氣管尾段位置才會往下修一點角度。
後輪制動系統為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75mm 的浪花造型固定式碟盤,除了有 BOSCH 9.3MP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輔助之外,後輪的卡鉗也有機械式手煞車結構,把側柱踢出之後,連動鋼索拉動卡鉗上的機械手煞車結構,將活塞推出並利用槓桿力矩方式固定活塞,除了非常直覺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方法可避免因停放時間拉長導致油壓煞車失效的問題,所以廣泛被進口速可達與部分進口雙離合器自手排檔車使用。
原廠配胎方面,TTLBT 的前輪原廠配胎為 MAXXIS 的 SUPERMAXX S3 系列大型速可達專用胎,規格為 120/70R15 M/C 56H,後輪也是 MAXXIS 的 SUPERMAXX S3 系列大型速可達專用胎,後輪規格為 160/60R15 M/C 67H,胎紋都可以參考右側,這條胎是 MAXXIS 專為大型運動速可達所打造的胎種,擁有比較好的耐重指數,並且在耐磨性方面表現也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