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檔車市場近年來再度掀起輕檔車風潮,150 排氣量的檔車變得更受消費者喜愛,台灣山葉機車旗下熱門的車款 MT-15 系列,在 2024 年底迎來首次的國產組裝車型,透過國產化方式,從零組件開始全面把關,讓台灣的消費者能夠得到品質更好的 MT-15 國產版本,至於 MT-15 國產版的外型與配備等,是否與進口版本有差異,以及 MT-15 國產版本究竟騎起來如何,相信這是大家更好奇的地方,本次台灣山葉提供 MT-15 國產版本,讓我們能夠一探究竟,實際拿到車輛後的質感更是讓人感到驚艷,整體質感更好,加上 MT-15 本身就充滿樂趣的騎乘體驗,MT-15 國產版絕對是近期值得參考的運動輕街車!

YAMAHA MT-15 系列是源自於 The Dark Side of Japan-MT 扭力大師家族的車款,MT 扭力大師是近年 YAMAHA 的街跑車型主打,透過新世代設計的引擎,讓其動力能比過往有更多優勢,而 MT-15 在台灣所販售的 MT 車型中屬於最入門的存在,配備更是豪華出眾,不論是前倒立潛望式前叉避震器,或者高達 18.4ps 輸出的單汽缸 VVA 可變汽門揚程引擎,以及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與 TCS 循跡防滑系統等,MT-15 樣樣不缺,甚至還配有高階車款才有的滑動式離合器,以及鋁合金後搖臂及單槍中置多連桿避震器等,台灣山葉在 2024 年中旬宣布 MT-15 系列台灣販售版,將會於國內組裝,這也是 YAMAHA 台灣山葉睽違許久的國內組裝檔車,年底台灣山葉機車也陸續開始交車 MT-15 台灣組裝版本,接下來就來看看 MT-15 國產版的特色與配備,以及騎乘的感受分享吧!

MT-15 國產版本,在動力表現方面,單汽缸 155c.c. 水冷,且配備 VVA 可變汽門揚程的引擎,對於中高轉速的動力是隨轉隨到,轉速上升的速度飛快,動力也平均分散在中高轉速區域,只要適當的換檔與提升或維持轉速,MT-15 加速就是穩穩地不斷推進,引擎本身的麻震感也並不明顯,整體引擎的妥善感讓人信賴,再加上 MT-15 配有滑動式離合器,是個新手友善的配備,倘若退檔放離合時轉速過高,滑動式離合器能降低引擎煞車突然的拉扯感,同時也能避免引擎受損。

MT-15 的懸吊系統依然是其亮眼的特色之一,採用倒立潛望式前叉以及後單槍多連桿懸吊,過起彎道支撐性非常好,彎中不軟腳,進彎時的煞車前叉支撐度也很足夠,而且金色的外觀設計,看起來就是更有質感,後輪懸吊系統還能透過手動調整預載,讓後輪懸吊系統支撐性更符合騎士的需求,遇到坑洞時這組懸吊的吸震效果也很不錯,雖然 MT-15 是以運動街車為主打,但其懸吊的阻尼設定適當,通勤騎乘偶遇路面不平時,懸吊也能和緩的處理路面回饋。

搭載六速往復式變速箱的 MT-15 在加減速的換檔手感方面,MT-15 打檔時的變速箱算很精準,每一個檔位都很好找,包含空檔也是很容易找到,所以在騎乘過程等紅燈,或者路邊臨時停車時,MT-15 不會手忙腳亂,而每次的換檔都能感受到 MT-15 對於檔位的銜接精準,單汽缸雖然沒有如同重車般的低鳴聲浪,不過可隨著轉速控制的聲音表現,還是讓 MT-15 騎乘時充滿樂趣。

作為輕檔車款的街跑車型選擇,MT-15 不僅玩樂表現不錯,日常上班上課通勤的實用性以及舒適度也是值得一提的優點,坐墊的高度與騎士把手位置適中,通勤時段或者長途出遊等騎久並不會覺得腰痠或者手痠,而且前後坐墊的落差有,但不會太過於誇張,因此騎士的背包也能穩定地靠在騎士身上,而不是隨著後座與車身到處擺晃。

煞車力道方面,MT-15 配備精準調教的 BYBRE 前雙活塞與煞車的手感,在面對日常通勤與出遊選擇時,MT-15 的制動力道大多情況都是足以應付,並且 MT-15 國產版本依然配備來自原廠運動型調教的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就算緊急煞車也不用擔心因煞車過度造成的輪胎鎖死。

同級距中很少有檔車配備 TCS 循跡防滑系統,而 YAMAHA 在 MT-15 直接標配這項配備,提升騎士整體安全性,讓騎乘的過程更放心,出彎轉動油門加速,或者是直線的加速等情境時,都可以感受到來自 TCS 循跡系統的保護。

YAMAHA 推出的 MT 系列繼承 FZ 系列那日常通勤代步絕對能滿足的配備,也能在周末假期帶著車主與乘客好好在外享樂之操控樂趣,MT-15 也延續著這樣的騎乘特質,同時在車身的穩定性與配備等給好給滿,讓其成為同級距車款中,兼具品質、外觀與操控性及安全性的最佳選擇,在學生日常中更扮演著出眾的角色,誰騎誰帥卻又不失實用性。
|YAMAHA MT-15 外觀、設計與功能介紹
台灣山葉機車 YAMAHA 上次推出國產的檔車,幾乎可以追溯至愛將時期,隨著國內檔車的熱度再度興起,YAMAHA 將 MT-15 引入國產化,並導入 CKD 方式整合國外生產與國內製造、生產與噴塗的零件結合,大幅提高車款外觀質感,同時也提升了零件的耐用度等,而國產化的 MT-15 在配備上其實與進口版本沒有明顯的差異,但相信大家依然很好奇 MT-15 究竟有什麼樣的高質感配備,因此接下來就請繼續閱讀 MT-15 外觀設計以及功能介紹。
YAMAHA MT-15 在外觀設計方面,MT-15 的車身線條有著與自家 MT 家族相似的肌肉曲線,但對應其為 150 級距的車型,車身線條有經過更適當的調整,左側可以看到車身採用短車尾加上尾燈不超過後軸的風格,塑造出 Hyper Naked 的跨界街跑風格,而粗曠的油箱線條則是大幅增加車身比重感,來到車頭更是能看到擬人般的車頭燈係,有著類似越野風格的感受,但更多的是侵略感。
身高比例圖部分,上圖中騎乘 MT-15 的男性騎士是資深試車手 TK,身高為 173cm,體重 70kg,MT-15 坐墊高度為 810mm,但是因為窄車身的設計關係,173cm 的騎士幾乎能夠雙腳平踏,騎乘三角方面則是偏向於挺著上半身的街跑風格,並且在油箱兩側可以看到還有很多的預留空間,因此想要更運動化的騎乘,MT-15 也能夠配合騎士讓腿部有空間。
MT-15 是 YAMAHA MT 家族中排氣量最小的成員,雖說排氣量最小,可是外型卻充滿線條與壯碩的感覺,其中車頭的線條更是非常吸引人注意,採用 LED 定位燈與 LED 透鏡大燈組構成的車頭樣貌,不僅擁有非常高的識別度,更相似於人的臉部表情,讓其擁有部分的仿生感受,車頭兩側則是方向燈組,採用鹵素燈泡。


大燈燈型表現拍攝部分,透過固定好的曝光數據模擬出人眼現場觀察的情況,上圖可左右拖曳調整近燈與遠燈燈型比較;MT-15 的透射式 LED 大燈組,在近燈的燈型表現時非常不錯,不論是在寬度與照射距離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水準,寬度可達一個半至兩個車道寬,距離更有大約四輛汽車之長度,而遠燈開啟時,近燈會保持恆亮,並疊加遠燈燈型,如此一來照射距離更是直接延伸至六至八個汽車之長度,並維持相近的照射寬度。
騎士視角方面,大面積的儀錶板還配有超轉指示燈,對於騎乘時的操作非常直覺,左把手有帶超車燈功能的燈型切換、喇叭與方向燈鍵,右邊把手則是有引擎運轉/熄火開關以及電啟動鍵,右邊油門採用雙油門線組,同時左右把手還有提供平衡端子,看起來更有質感,鎖頭為機械鑰匙鎖頭,共有四段啟閉,搭配機械鑰匙本體,除了可開啟車輛本身之外,也可用於開啟坐墊。
儀錶板資訊方面,YAMAHA MT-15 提供高反差全液晶顯示介面,大面積的時速錶配合橫向的轉速錶,有助於讓騎乘檔車的樂趣進一步提升,上方的檔位顯示則是對於初次接觸檔車的新手提供非常友善的機能,下方行車電腦資訊可切換總里程、單趟里程 1/2、時間、即時油耗、平均油耗、平均時速與 TCS 循跡防滑系統的啟閉顯示,另外 YAMAHA 配備於 MT-15 的 VVA 可變汽門揚程技術,也直接以區段標示於轉速錶區間,非常具有巧思的設計。
MT-15 油箱的總容量為 10 公升,國內油耗測試值 58.1 公里/每公升,一桶油何止北高,直接從台北到屏東都不成問題,油箱本體上方也配合 MT-15 的車身線條進行調整,壯碩肌肉線條看起來就是更有運動感,兩側前端還有源自於 MT 家族的類似進氣口造型,上方直接有 MT 家族徽章與 MT-15 標誌。
MT-15 原廠坐墊的高度在 810mm,並且造型上與 MT-09 前幾代的車型看起來非常相似,都有著家族化類似滑胎車的造型,採用一體式坐墊,坐墊本身泡棉舒適度適中,兩側則是配備金屬扶手組,坐墊開啟方式則是在車輛下方預留好鑰匙孔,並透過防塵蓋蓋上,坐墊下方還有小型置物空間,可放入行車記錄器主機等物品,另外 YAMAHA CCU 也在坐墊下方,使用 CCU 就可讓車輛的儀錶板與 YAMAHA 的 App 連線,讓訊息能夠提示至儀錶板上,並記錄騎乘動態等。
尾燈組採用 LED 導光條配合多晶設計的造型,在煞車時整個尾燈組都會增加亮度,下方則是牌照架組,方向燈也位在牌照架上。
YAMAHA MT-15 前輪使用 17 吋輪組,搭配車身專屬的亮光烤漆輪框組,前懸吊則是使用 37mm 倒立潛望式懸吊系統,外管更配備金色的管身,雖然沒有調整機制,但是依然提供非常不錯的前輪懸吊支撐性能。
前輪制動系統則是使用 BYBRE 的單向雙活塞浮動式卡鉗,搭配 282mm 的固定式碟盤,並且具有 ADVICS 重車級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輔助,可避免前輪煞車過度造成鎖死。
引擎組則是使用 155c.c. 水冷單汽缸 VVA 可變汽門揚程引擎組,最大馬力為 18.4ps @ 10,000rpm,最大扭力則是 1.4kgf-m @ 7,500rpm,配備的可變汽門揚程技術,由電腦於 7,000rpm 前後控制切換汽門揚程,讓低轉速時也能提供大扭力,高轉速時則有延伸性,同時這顆引擎內的離合器還有 ASC 輔助滑動式離合器,以及電控系統具有 TCS 循跡防滑機能,可以說是小車中配備非常豪華的車款,並且雖然引擎本身為 CKD 組裝,可是其實很多零件都有進行強化,包含鏈條張緊器、凸輪軸、點火線圈等耐用度都有提升。
MT-15 的腳踏採用鋁合金鑄模製成,左腳打檔區域也有防滑塊,右腳則是後煞車踏板,一樣具有橡膠防滑塊設計,後座則是手動收折的飛旋踏板組,並搭配相似的鋁合金鑄模腳踏桿。
後搖臂方面,採用的是類似鷗翼造型的後搖臂組,提供 17 吋後輪穩定的循跡性,後輪框本體也有進行與前輪相同的烤漆與塗裝處理,看起來更有質感。
後輪懸吊系統為單槍中置避震器,並且擁有多連桿設計,避震器本身可進行預載調節,可針對騎士的體重等進行基本避震調整,同時可以注意到搖臂上也設有內土除,有助於提升避震器的壽命。
排氣管搭配大面積雙色防燙蓋,前端為塑料加上碳纖維紋路壓花,後端則是銀色的全包覆式防燙蓋,可避免意外觸碰造成的燙傷,這樣的配色也像是 YAMAHA 過往運動性能街跑車 FZ1 系列的配色概念,而排氣出口角度則對應台灣法規進行調整,避免排氣出口直接向後噴射。
後輪制動系統一樣是使用碟煞,採用的是 NISSIN 單向單活塞搭配 220mm 固定式碟盤,並且一樣配有 ADVICS 的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輔助,可避免後輪煞車鎖死。
MT-15 國產版本的前輪配胎為 MRF 的 NYLOGRIP ZAPPER-FX1 系列輪胎,規格為 100/80-17 M/C 52P,胎紋可以參考右側,是一條具有比較多排水胎紋的道路通勤用胎,後輪則是使用 MRF 的 revz-s 系列輪胎,規格則是 140/70R17 M/C 66H,胎紋一樣請參考右側,相對前輪配胎來說,後輪的胎紋較少,屬於比較運動化的配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