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

【現場採訪】真的要為所欲為!YAMAHA CygnusX、CygnusXR 勁戰七代 125 / 155 雙排氣量多版本上市!CUXiE 電動綠牌以及配備 YECVT 的 NMAX 同步推出!

5.05KViews

YAMAHA 台灣山葉機車今日舉行新車發表會,這也是車迷朋友睽違許久的新車發表活動,因為傳說中的七代勁戰,終於在今日正式問世!YAMAHA 全新推出的勁戰車系,總共分為兩個排氣量,分別是 125 級距的 CygnusX、155 級距的 CygnusXR,並且還分有多版本,125 級距有 ABS 版、UBS 版本,155 級距則是有標準版、DX 版本以及 DX 特殊色 ICON BLUE 版,其中 155 DX 與 155 標準版的差異就在鎖頭方面,155 DX 配有 Keyless 晶片鑰匙 + 手機解鎖機能,另外 YAMAHA 也在本次發表會帶來全新 CUXiE 電動車款,以及 MAX 家族最新成員 NMAX 155 YECVT 國產版,多款車型一起在本次發表會上展開預購。

YAMAHA 今日發表會的多款車型,不僅是大家謠傳已久的 Cygnus 最新車款,同時還有使用 PBGN 交換式電池的 CUXiE 電動綠牌車型,以及 NMAX YECVT 台灣生產的 MAX 速可達,台灣山葉也向大家宣布,接下來會有更多關於這些車款的活動,除了將與媒體更多互動之外,目標重返台灣車友們的熱門車型之中。

YAMAHA 2025 新車發表會重點售價一覽:

  • CygnusX ( 125 ) UBS 版建議售價:NT$ 94,500 元
  • CygnusX ( 125 ) ABS 版建議售價:NT$ 103,800 元
  • CygnusXR ( 155 ) 標準版建議售價:NT$ 109,500 元
  • CygnusXR ( 155 ) DX 版建議售價:NT$ 114,500 元
  • CygnusXR ( 155 ) DX ( Icon Blue ) 版建議售價:NT$ 115,500 元
  • CUXiE ( 綠牌 ) 單電池版建議售價:NT$ 63,000 元
  • CUXiE ( 綠牌 ) 雙電池版建議售價:NT$ 64,000 元
  • NMAX YECVT 國產版建議售價:NT$ 137,000 元

|YAMAHA CygnusX、CygnusXR 簡報與實車鑑賞

今日發表會先由 YMRT 的張淳翔專員做 CygnusX、CygnusXR 的車款簡報,大家期待的七代勁戰,主要是在外型有著更輕量化的感受,車身特別用上類似五代車型的後車尾線條,同時推出 155 版本提升排氣量與性能,至於性能提升方面,CygnusX 125 版本比起現行六代的加速提升 0.33 個車身,如果是 CygnusXR 155 版本的車款,則是比現行的 155 車型還要快 1.3 個車身,並將煞車規格升級至 267mm 碟盤,CygnusXR 升級原廠掛瓶避震器,並搭配新的 DL8 強化高剛性車架,縱向剛性提升 19%,車箱空間也加大至能容納 SHOEI X-15 XXL 大帽體這種設定,腳踏也向後移動位置,CygnusXR 還有配備 Y-AU 燈具,CygnusXR 的 DX 版本更有 SmartKey 與手機解鎖機能,最後簡報也提供四款車型共 12 色的全車款配色圖,說真的非常眼花撩亂,但沒關係,我們先帶大家來看勁戰七代車系的兩款展示車型!

車型CygnusX UBSCygnusX ABSCygnusXRCygnusXR DXCygnusXR DX Icon Blue
排氣量125c.c.155c.c.
最大馬力12.2ps @ 8,000rpm14.7ps @ 8,000rpm
最大扭力1.12kgf-m @ 6,000rpm1.4kgf-m @ 6,500rpm
鎖頭傳統鑰匙Smart Key ( Keyless )
煞車輔助UBSABS
Start Stop 
掛瓶避震  
Y-AU  
手機解鎖   
漸層烤漆    

我知道看完簡報,大家對於 CygnusX、CygnusXR 一定有非常多的疑問,畢竟過往從未在小排氣量車款上,一次推出兩個排氣量級距,五款車型的這種設定,所以我們特別在這邊先把 CygnusX、CygnusXR 的差異比較表放上,至於大家想看的規格表則是在車輛的介紹後,想找勁戰 125、勁戰 155 的規格差異,上面這個表格就是整理完成的答案囉!

首先 CygnusX 車型就是我們熟悉的勁戰 125,125 級距共分為兩個排氣量,分別有 ABS 前後防鎖死煞車版本 / UBS 連動煞車版本,現場展示的這款車型為 ABS 版本,從車頭的設計來說,與之前的一至五代甚至是六代完全沒有連結,大燈燈具刻意縮小,並在上方導入直列的 LED 方向燈組,前盾牌也成為直立設計,大燈採用 LED 透鏡款式,兩近一遠的三燈組合,能提供對稱的樣貌,騎乘視角則是能注意到儀錶板也從原有的 4.3 吋 TFT LCD 降級為 VA LCD 儀錶板,但新功能包含剩餘里程顯示機能,左把手有著燈具切換、方向燈與喇叭,右把手則是因為 ABS 版標配 Start Stop 怠速啟停系統而有此機能的開關,還有勁戰幾乎標配的警示燈開關,UBS 版本並未配備,下方內裝空間僅有右側的杯架,杯架旁配備 USB Type-C 供電埠,可進行手機充電,中央為收折式掛鉤,左側彈出油箱蓋,腳踏空間有平踏與斜踏區域,另外後座的飛旋踏板也向後移動 59mm,飛旋踏板還有鏤空造型,車身線條延續五代的風格樣式,車箱空間則有 28 公升,可放入一頂 SHOEI X-15 大尺寸安全帽,坐墊高度為 785mm,尾燈與煞車燈均採用 LED 款式,後方向燈也是 LED 款式,牌照燈則是傳統鹵素燈泡。

前輪規格方面,這次七代刻意將前輪降低至 110 胎寬,與之前 120 胎寬不同,前輪制動系統也大幅升級,將碟盤尺寸加大到 267mm,這在 12 吋車型上幾乎是滿盤的配置,煞車卡鉗也同步升級,懸吊則是 33mm 潛望正立式前叉組,與六代相比,前叉增長 5mm,輪框維持 Y 字形配置,而且這代不論哪個車輛等級,都有配備側柱熄火安全開關,強制水冷式單汽缸引擎與六代基本上為相同的缸徑行程,也是 125cc.. 的排氣量,但透過傳動組的調整,普利珠從 11g 降至 9g,七代 125 車型比起之前六代 125 在 0-50m 加速更快 0.33 個車身,引擎輸出規格為最大馬力 12.2ps @ 8,000rpm,以及最大扭力 1.12kgf-m @ 6,000rpm,並且有著 VVA 可變汽門揚程,在 6,000rpm 時開啟,右側可見新的排氣管護蓋與車身線條相似,都有類似乾碳纖維的咬花,後輪制動系統則是 230mm 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卡鉗,125 版本的後懸吊系統為雙槍避震器,並有預載調整機制。

至於 155 級距的車型,與剛剛的 CygnusX 相比,在命名上多加了一個 R 字,也就是說 CygnusXR 即為 155 的勁戰,CygnusXR 車系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但一樣分出三個版本,分別是標準版、DX 版以及 DX Icon Blue 版,本次拍攝車型為 DX 版,外型來說與 125 版本的 CygnusX 非常相似,不過仔細看會發現前斜板大燈上方的造型更立體,至於燈具方面,前方向燈依然是直列式 LED 方向燈組,下方大燈則是導入 Y-AU 可變光色設計,市區可開啟白光模式,夜尖山路則可選擇黃光來增加穿透性,騎乘視角也大致相同,一樣是配備 VA LCD 儀錶板,左把手的遠近燈調整則變成 Y-AU 燈色切換,遠近燈型在左把手前端的扳機式開關上,方向燈、喇叭、155 全車系標配,右把手與剛剛介紹的 CygnusX ABS 相同,內裝空間也因為拍攝的是 DX 版本,可以看到鎖頭使用的是 Smart Key 款式,並且前置物箱還有備用機械鑰匙,至於車身與車箱空間,125 / 155 版本並無差異,但 CygnusXR 的尾燈雖然同樣是 LED 款式,不過有將尾燈的導光條做格柵風格,看起來更有運動感,至於煞車燈與後方向燈相同為 LED 燈組,牌照燈也還是鹵素燈組。

CygnusXR 全車系均標配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前輪一樣是 110 胎寬,搭配 267mm 超大碟盤與單向雙活塞卡鉗,引擎也相同為強制水冷式單汽缸引擎,但排氣量則與自家的 AUGUR、Force 2.0 相同,為 155c.c. 整,最大馬力來到 14.7ps @ 8,000rpm,最大扭力則比 125 需要多 500 轉輸出,數據上是 1.4kgf-m @ 6,500rpm,一樣有 VVA 可變汽門揚程技術,在 6,000rpm 時開啟,比起現有自家的 155 車款,CygnusXR 在 0-50m 加速方面超過 1.3 個車身,155 級距的 CygnusXR 全車系標配 Start Stop 怠速啟停系統,後輪制動系統也與 125 相同為 230mm 的固定式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浮動式卡鉗,不過後避震器則升級為原廠掛瓶避震器,並一樣具有預載可調機能。

|YAMAHA 2025 NMAX 簡報與實車鑑賞

本場發表會不僅有 CygnusX、CygnusXR 車系,更有全新搭載 YECVT 電控無段變速的 NMAX 在台上市,MAX 家族在台灣有著非常多的歷史,官方統計是以 TMAX 起源,值得注意的是 2025 NMAX 155 採用 CKD 在台組裝,因此算是國產車,車身設計與 MAX 家族的其餘車款相似,都有類似迴力鏢的車身線條,搭配車頭延伸至前土除的直列烤漆殼,2025 年款車體看起來更立體,儀錶板採用與 XMAX 相同的 GARMIN StreetCross 導航機能儀錶板,並有多種動態模式切換,左把手上更有全新 YECVT 電控無段變速的切換 SHIFT 鍵,可切換 YECVT 的運作邏輯,在適當時機需要加速或者引擎煞車時,也可使用 YECVT 來操作這部分機能,兩種邏輯分別是 SPORT 運動以及 TOWN 城市,模式還可再進行細部三段調整,導入 YECVT 之後,在 0-200m 加速以 S 模式相比,領先超過 5 個車身,台灣上市將會有四種車色可選。

台灣山葉機車本次發表的 NMAX 是國外的 TechMAX 版本,但台灣僅上市此一車型,所以就不會有名稱的後綴,車頭燈具與之前的 NMAX 比起來可說是更運動化感受,LED 定位燈搭配 LED 大燈組,看起來更銳利,兩旁 LED 方向燈也是如此,騎乘視角可以看到 NMAX 本來就比較類似大型速可達的把手與儀錶板分層設計,儀錶板如前面所說,是混合顯示的機能,上方有時速、時間與行車電腦計算,下方則是 Garmin 導航顯示與油耗,還有 YECVT 狀態等,左把手開關也因為配有新的儀錶板相對複雜一點,除了原有的燈型切換、方向燈與喇叭之外,還加入了上下切換儀錶板與確認、返回鍵,也因為有 YECVT,左把手下新增 SHIFT 鍵,左前方扳機式按鍵則是 MODE 切換,右把手則是有 Start Stop 怠速啟停系統開關、警示燈開關與電啟動鍵,內裝空間標配 Smart Key 鎖頭組,左側提供半開放式置物空間,內有 USB 供電埠,右側則是有外蓋的置物空間,腳踏兩側則是能看到平踏、斜踏區域,所謂迴力鏢風格也非常明顯,坐墊高度 770mm,車身線條也能看到 NMAX 銘牌,車箱空間能容納不少物品,並且有自動絞鍊,尾燈為全 LED 燈具,煞車時尾燈增亮,兩旁方向燈同樣是 LED 款式。

NMAX 設定是全球戰略車款,所以車輛的規格與台灣慣用的規格不太相同,例如前叉的規格就還是使用 30mm,而不是台灣 150 車系普遍的 33mm 潛望正立式前叉,前輪制動系統也僅使用單向單活塞浮動式卡鉗與 230mm 固定式碟盤,搭配 13 吋輪圈組,很符合東南亞車典型的設定,引擎雖然一樣是強制水冷的單汽缸 155c.c. 引擎組,台灣山葉也還是照慣例不公布引擎的輸出數據,不過這次引擎最大的升級就是 YECVT 電子無段變速,透過電腦來調整 CVT 變速比,跟時下汽車配備的 CVT 電控方式非常接近,傳動箱上方的空濾箱可以看到 YECVT 的標誌,右側則是能看見水冷排與排氣管組,後輪制動系統一樣是單向單活塞浮動式卡鉗,搭配 230mm 的固定式碟盤,後輪懸吊系統採用雙槍掛瓶,且預載可調之款式。

至於 YECVT 採用的變速機構,台灣山葉特別切了一顆引擎,讓大家能一睹 YECVT 的細節,簡單來說由於使用了 SMG 智能啟動系統的關係,啟動馬達與發電機整合了,原本用於安裝啟動馬達的位置,改為放置一顆 YECVT 的直流有刷馬達,透過 YECVT 控制電腦進行正反轉,藉此驅動齒輪組來進行前普利盤後方的壓板控制,不論是要把普利盤推出,或者是要把普利盤收回,都需要透過 YECVT 獨立的控制電腦來控制馬達,改變夾持皮帶的角度,而從皮帶後到後輪軸輸出,都與普通的 CVT 相同,因此也一樣有皮帶的壽命需要注意,至於普利盤位置則是透過普利盤上方的感應器來偵測,同時在終傳第一齒的上方也有另一顆感應器,這些感應器可回傳資料給 YECVT 電腦,據現場詢問,如果改 ECU 的動力輸出或者改傳動等,可能會影響 YECVT 的運作,導致車輛無法發動騎乘,所以未來若有改裝需求,可能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YAMAHA CUXiE 簡報與實車鑑賞

最後,本次發表不僅有燃油車型,還有電動車也同步在今天一起發表,那就是以 CUXi 風格去設計打造的全新綠牌電動車 CUXiE,兩種版本分別是單電池以及雙電池車型,在全台累計高達 61 萬車主的 CUXi 可說是經典,而電動化則是因應市場需求,CXUiE 外型風格延續 CUXi 那方中帶圓的車身線條,不論是在方向燈、大燈或車身及尾燈都是如此,動力規格使用 2.5kW 的輪轂馬達,搭配 PBGN 的交換式電池,最高時速 68km/h,低坐墊 745mm 搭配長坐墊 720mm,能提升後座乘客舒適性,腳踏寬度也加大至 260mm 能放入登機箱,車箱空間則是 29.6 公升,可放入 3/4 安全帽,單電池版的裝備車重更只有 100kg,車色則是區分單電池版本有四色,雙電池版則是兩色。

CUXiE 外觀設計與 CUXi 的連結度真的很高,那種方中帶圓的經典設計,不論是 LED 車頭燈、LED 定位燈或者 LED 車尾燈都是這樣,但因為 PBGN 車款的儀錶板樣式,所以那個龍頭從正面看一整個還是走不出 PBGN 的影子,車頭配備 LED 方向燈組,騎乘視角可以看到非常簡潔,中央大面積儀錶板,配有實體按壓式啟動鍵,左把手則是有燈型切換、車箱開啟、方向燈與喇叭鍵,後照鏡也是 CUXi 時期那特別的方框鍍鉻款式,內裝空間提供左側置物箱,內有 USB Type-A 5V/1A 供電埠,中央則是有防跳脫掛鉤,右側鎖頭為傳統鑰匙,CUXiE 腳踏空間能容納登機箱,且因為是 YAMAHA 車款,腳踏並沒有奇怪的向外傾斜設計,車身與坐墊線條也讓人想到 CUXi,不過配合 PBGN 車款,前端寬度較寬,坐墊高度 745mm 方便女性騎乘,車箱空間可放入一頂 3/4 安全帽,單電池車型的右側電池槽也成為獨立置物空間,尾燈一樣使用 LED 導光條,搭配 LED 煞車燈組,兩側則是 LED 方向燈。

CUXiE 前輪使用的是 190mm 固定式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卡鉗,動力來源則是在後輪中央的 2.5kW 輕保養勁速輪轂馬達,也就是 Gogoro JEGO / EZZY 使用的那款馬達,電池為 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 的交換式電池組,不論是單電池或者雙電池車型,均可提供 3.39ps @ 700rpm 的最大馬力與 10.1kgf-m @ 100rpm 最大扭力,當然因為這個輪轂馬達設定,後輪使用類似檔車的搖臂組,且採用雙槍避震器配置,後輪右側則是能看到 170mm 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卡鉗,CUXiE 配有 SBS 前後輪連動煞車系統,與 Gogoro 使用的款式相同。

Rick
the authorRick
沒有品牌喜好,沒有國產進口迷思,有的是一顆想把所有車測試並報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