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試用

MAXXIS MA-WG II 二代水行俠 10~13 吋登場!瑪吉斯測試基地賽道實測!

12.3KViews

MAXXIS 瑪吉斯輪胎其實是正新輪胎的國際品牌,而這個國際品牌不僅已經打入國外重機品牌的原廠供應鏈中,讓許多胎種成為 OEM 配胎,更重要的是在台灣也針對速可達車種,不斷開發適合的輪胎,這次 MAXXIS 瑪吉斯帶來的全新輪胎,就是 MA-WG II 水行俠二代,擁有更好的排水性能,並提供更耐用的里程數,同時透過多種技術輔佐,讓 MA-WG II 不僅有 12 吋胎種與 13 吋胎種,針對國民通勤車款的 10 吋胎種也終於有水行俠可選,這次 MAXXIS 更特別安排媒體在新成立的雲林瑪吉斯輪胎測試場地中,讓媒體能夠率先體驗 MA-WG II 水行俠二代的乾地、濕地抓地效果與濕地過彎時的性能。

MAXXIS 瑪吉斯在 2019 年首次推出 MA-WG 系列水行俠晴雨胎,特別的胎紋設計與膠料配方,加上胎紋獨特的章魚吸盤 Sipe 位於中央,對於水面的排水效果與濕地抓地力都有著不錯的表現,而 MAXXIS 基於這樣優異的基礎,再度推出全新的 MAXXIS MA-WG II 水行俠二代,不僅在濕地抓地力與排水性能有所提升,同時對於耐用度也有加強,更重要的是本次不僅推出 12 吋與 13 吋規格,包含國民車使用的 10 吋規格,MA-WG II 也有提供對應產品,所以可以說 MA-WG II 是更好的國產全方位通勤晴雨胎。

本次新胎活動舉辦於雲林的瑪吉斯輪胎測試訓練場,這個訓練場基本上構成是以多彎的賽道為主,配合周邊的屬性,可讓瑪吉斯開發新胎後馬上在測試場中進行,現場也特別請到正新許總經理、營業部廖副總、陸翔經理與開發來致詞,並說明輪胎的特性,可見正新瑪吉斯對於 MA-WG II 水行俠二代的重視程度。

首先就是大家最好奇的規格部分,本次 MA-WG II 在前輪提供 90/90-10、110/70-12、90/90-12、120/70-13 與 110/70-13 的規格,後輪則是有 100/90-10、120/70-12、130/70-12 與 130/70-13 四種規格,部分規格是前後胎通用,可參考輪胎側面轉動方向標示,並注意胎紋方向即可,MA-WG II 水行俠二代有著新的花紋設計,並有更好的排水性、濕地抓地力以及更好的操控安全性,在新的 MA-WG II 上海陸比來到 15%,胎紋設計則是參考插花藝術,而 MA-WG 即配有的 Sipe 章魚吸盤則是擺到胎壁,讓濕地過彎時的性能更強悍,這些胎紋技術也已經透過正新的胎紋模擬破水來得到驗證,另外為了讓濕地效果更勝 MA-WG 一代水行俠,MA-WG II 還用上了 H.D.F.S. 高分散二氧化矽配方,不僅濕地抓地更好,也同步提升 MA-WG II 的耐用性,胎面有 Polyester 材質與高剛性膠料加強支撐性,整體煞停表現在 ARTC 測試中心得到的結果來說,濕地比 MA-WG 一代更好,產品雷達圖與過往 MA-WG 相比,磨耗更省、操控更好、濕地更強與舒適性更優異。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價格部分,MA-WG II 水行俠二代建議售價從 NT$ 1,600 起,詳細的價格與規格可以參考上表,基本上比起一代 MA-WG 來說有微幅度的小漲,原有的 MA-WG 110/70-12 建議售價為 NT$ 1,800,現在 MA-WG II 110/70-12 建議售價為 NT$ 1,900,但多了點耐用度,相信這個差價應該不構成影響,還是注重濕地抓地性能很值得考慮的胎種之一。

今天發表會現場帶來的胎種以 12 吋與 13 吋為主,從胎紋來說 MA-WG II 看起來比 MA-WG 胎紋沒這麼密集,所以看起來也比較接近性能胎一點,不過與真正的性能胎擁有低海陸比相比,MA-WG II 還是更貼近晴雨胎的設計。

詳細先看 130/70-13 規格,可以看到標誌上有著 MA-WG II 水行俠 II 標誌,並且在輪胎標誌上還有 63P TL 速度耐重以及無內胎標示,用於後輪的胎紋則是有著不錯的胎紋線條,側邊也能看到 Sipe 章魚吸盤設計,輪胎側邊則是有著 MAXXIS 的新標誌,MA-WG II 的標誌右側也多出一個晴雨天氣標示,代表 MA-WG II 的晴雨胎設定。

120/70-13 的 MA-WG II 也是如此,不過這條 120/70-13 胎紋可以適用於前輪,所以前輪使用時為前逆胎紋設計,胎壁有相對應的標示,另外同時 MA-WG II 的晴雨胎標記。

而今日的試乘活動,則是使用四款不同的車種來體驗 MA-WG II 的各種表現,四款車分別是 SYM JET SL+、SYM MMBCU、KYMCO KRV 以及 YAMAHA Cygnus Gryphus,剛好對應的就是兩台 12 吋車種,以及兩台 13 吋車種。

這邊以官方示範的照片來搭配我們體驗的心得,在繞錐方面,由於 MA-WG II 並不是以賽道性能為取向的設計,所以與性能胎相比,MA-WG II 的表現卻意外的在靈活性方面讓人印象深刻,Rick 我的個人經驗是因為 KYMCO KRV 標配 MA-WG 一代,所以在這次試乘中同樣挑選 KRV 進行體驗,卻沒想到搭配 MA-WG II 的 KRV 輪胎靈活性更好,且彎中的支撐性也明顯更好,比起一代出彎時後輪更穩定。

而 MA-WG II 強化的濕地抓地力效果部分,我們同樣在賽道中進行濕地體驗,首先是濕地的煞停測試,Rick 我交換了兩款車型交叉測試,發現 MA-WG II 的濕地制動性能比一代更優異,一代已經讓我能夠在雨天的時候急煞也不用害怕,水行俠二代有更強的濕地抓地力,也帶來更強的濕地制動性能,同時濕地的彎道表現也同樣大幅增強,比起一代有明顯增強的過彎濕地抓地力,能給騎士更多的信心帶傾角與在彎中碰煞車,這對於通勤情況來說,遇到下雨天也能夠有更好的容錯性,讓騎乘能夠更安全,就算意外需要急煞車的情況,也能夠比過往施加更多的制動力來避開危險。

Rick
the authorRick
沒有品牌喜好,沒有國產進口迷思,有的是一顆想把所有車測試並報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