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安全帽用藍牙耳機大廠的 SENA,在 2024 米蘭車展上正式推出全新旗艦頂級產品 60S,不僅繼承著量子系列的 harman / kardon 調教,並升級為二代 harman / kardon 耳機之外,更重要的是導入 AI 架構,提供第三代 Mesh 通訊系統 Mesh 3.0 的超清晰降噪功能,提升整體通話品質,同時改以新式樣磁吸底座,省去彈簧針腳接觸的固定,只要靠近就會自動吸上並就定位,前端還配有 LED 照明燈功能,輕按就可開啟輔助照明,加大的電池還能提供高達 16 小時的 Mesh 3.0 通話,或者是 22 小時的藍牙對講通話,可自由更換的彩殼設計,更是能依照安全帽款式與配色達成更一體化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對於頂級用戶通常有兩頂以上的安全帽來說,60S 標配雙底座,直接解決換帽出門騎車的過往困擾。
米蘭車展發布期間,我們也已經先將 60S 的新款重點整理列出,對於沒有看過之前那篇快訊的讀者們也別擔心,我們在這邊再度進行一次重點整理,並且我們這次不僅進行簡單的開箱,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台灣 SENA 總代理捷盟創新取得兩台 60S,並安裝於安全帽後上路進行道路測試,只能說這次的更新幅度之大,更像是 SENA 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讓車友們能在 2025 年感受到最強大的安全帽用藍牙耳機啊!
|SENA 60S 重點資訊整理:
- 第二代 harman / kardon 高品質耳機組,40mm 單體,比過往音量更大 130%
- 全新 Mesh 3.0 技術,有更好的演算法,提供更穩定更直覺的 Mesh 對講功能
- 全新 Wave 對講技術,以手機 App 與網路為核心,達到不限距離人數的對講
- 全新磁吸式底座,機身 IPX7 防水,標準套裝內含兩組安全帽用底座與耳機配件
- 機身配備 LED 輔助照明燈,夜間使用可輔助騎士使用,機身上還有動態 LED 燈條
- 搭載 AIN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oise Reduction) 人工智慧降噪功能,聲音更清晰
- AI 核心技術語音控制,配備 OTA 雲端更新韌體機能,操控與更新都更迅速更好用
- 維持 SENA 轉輪操作,搭配可收折 Mesh 天線,Wave 斷訊時自動切換 Mesh 3.0 對講
- USB Type-C 充電,電池 1,170mAh,比過往大 17%,配備 1.5 小時快充,比過往快 35%
- Mesh 3.0 可向下相容 Mesh 2.0 機種,Mesh 2.0 機種可在 2025/01 得到韌體更新為 Mesh 3.0
|SENA 60S DUAL 雙包裝開箱與配備介紹
SENA 在過往的頂級產品中,為了讓前後座都同時能享受頂級安全帽藍牙通訊體驗,所以頂級產品很常出現這種雙包裝產品,而這次的 60S 系列也是如此遵循傳統,總共有單包裝以及雙包裝的版本可選擇,從外箱的標記以及箱體厚度就能看出是單包裝還是 DUAL 雙包裝,外箱上也還有四種不同的顏色標籤,這不是選擇,而是四種都在盒裝內的意思,因為 60S 配備可更換外觀面板,這四種顏色都在盒裝內,側邊則有安全標記以及內部包裝耳機之序號等,60S 雙包裝其實就是兩個單包裝的疊在一起並放在雙包裝專屬的外盒中,因此拿出一組就是單包裝的樣式。
打開一組耳機的包裝,盒裝內容物第一層是有著 60S 的快速參照手冊以及多國語言的安全規格說明,另外還有一個 SENA 的薄紙盒內放有麥克風與充電線組等,拿開就能看到 60S 已經與第一組底座結合,耳機則是再另外用紙張蓋住,打開就能看到第一組底座配備的 harman/kardon 第二代 40mm 耳機組,接著盒裝第二層則是可更換的面板、第二組底座與耳機組,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全部的盒裝都是紙盒,沒有像過往產品有部分使用塑膠袋包裝等,很明顯能感受到 SENA 對於產品包裝的細心以及減塑成效,這樣的包裝也比過往更環保。
如果購買的是 60S 單包裝,或者是雙包裝的其中一個包裝,內容物包含 60S 主機 x1、安全帽夾具組 x2、揚聲器組 x2、麥克風 x3、可更換面板 x4、黏性固定座 x1、額外的雙面膠帶 x1、揚聲器墊 x2、揚聲器魔鬼氈 x4、麥克風海綿套 x4、麥克風魔鬼氈 x3、有線硬桿麥克風固定座 x1、安全帽夾具磁性蓋 x2、3.5mm音訊轉接線 x1 以及 USB-C 充電線 x1,因此如果是雙包裝版本,就是上述的物品數量直接 x2。
60S 主機是目前 SENA 全新的造型設計,30K / 50S 可以說是比較相近的造型,但 60S 則是走出新的樣式,不僅有了 LED RideGlow 導光燈條,機身的線條也與過往有明顯差異,更重要的是機身也薄上不少,不過 60S 依然配備頂級 Mesh 對講耳機應有的外部延伸距離天線,機身正面有著 Mesh 鍵以及 SENA 招牌的滾輪操作介面,機身背面則是軌道與產品標記資訊,前端則是 60S 獨有的 LED 照明燈組與 LED 照明
燈開關鍵,底部採用平整化設計,僅有 USB Type-C 作為與底座耳機麥克風連接的介面,後端還有 USB Type-C 並具有防水蓋的充電更新埠,過往 SENA 機種都強調防水,這次 60S 首次直接寫明白 IPX7 規格,防水更有信心,後端為電話鍵,整機重量實測 74.6g,比之前的機種更輕盈。
SENA 這次提供 60S 基礎四種面板可供更換,騎士可依照自己的安全帽或者裝備的配色進行選擇,原廠提供的顏色包含白色、黑色、鈦色以及鏡面銀色四種,而且顏色更換不僅是只有面板,包含操作滾輪都有同色的滾輪面板可以更換,所以舉例來說可以用鈦色面板配鏡面滾輪面板,這樣盒裝內的 4×4 基礎就有 16 種配色的搭配。
倘若覺得這些顏色不夠搭配,原廠未來也將推出不同顏色的面板可供選擇,甚至還有彩繪或者水轉印面板,比起過往 50S / 30K 系列可能只能從台灣或者中國買貼紙貼上相比,直接更換面板看起來更有質感。
接著讓我們來看看 60S 所使用的底座,圖中包含安全帽夾具組 x2、揚聲器組 x2、麥克風 x3、黏性固定座 x1 與 3.5mm音訊轉接線 x1,這次 60S 單組包裝內就配備兩個底座,對於兩頂安全帽的車友們來說真的非常方便,不過底座是稍微有點差異的設定,這點我們接下來會再與大家說明。
首先來看看盒裝打開時,與 60S 主機連接著的第一組底座,熟悉 SENA 的車友們應該發現,這個底座配備的是硬蛇管麥克風,這個麥克風過往是給 3/4 安全帽或者可樂帽使用者的,但 SENA 官方示範的兩頂安全帽中,有一頂就是使用這個硬蛇管麥克風延伸進全罩式安全帽內使用,所以這次介紹我就不把這叫做 3/4 半罩底座,而是直稱第一組底座。
60S 不再是過去的卡扣搭配彈簧觸點做連結,改為用磁鐵將底座與 60S 主機吸附,拆裝更簡便,向上拉開後就能看到 60S 底座上的 USB Type-C 連接埠,這邊僅能作為耳機與麥克風的連接使用,並且底座也取消過往旗艦機種 30K/50S 系列的有線輸入或者環境音鍵,磁性底座的背面為夾具組與防滑墊,可將夾具更換為黏性固定座,全新第二代 harman/kardon 40mm 耳機組正面有著 Sound by harman/kardon 的標誌,背面還有黏貼魔鬼氈,耳機一樣用上 USB Type-C 與底座連接,並設有加固鎖扣,可避免耳機意外與底座分離,要拆下耳機前也需要獨立移除鎖扣才行,蛇管麥克風也有明確標示收音面,且這組麥克風的尺寸似乎比過往更大了點,底座 + 耳機 + 蛇管麥克風的重量為 104.5g。
接著是盒裝內的第二組底座,第二組底座的包裝中,就是僅有底座以及第二代 harman/kardon 40mm 的耳機本體,第二組底座本身上面有吸附一個 USB Type-C 磁吸防塵蓋,耳機拆下時就可蓋上磁吸防塵蓋,以延長連接埠的壽命,仔細觀察第二組的耳機設定不太一樣,耳機有留下紅色的麥克風連接埠,並且相較於第一組底座,第二組底座前端就沒有任何麥克風安裝於底座上,更重要的是該位置也直接用橡皮塞封閉並上膠,千萬別用蠻力硬拔,不過除了線組的差異之外,第二組底座的耳機與第一組底座的耳機單體相同,背面也有魔鬼氈方便安裝。
第二組底座用於連接的麥克風,就是圖中這兩種款式,分別是軟線麥克風以及硬蛇管麥克風,前者比較適合全罩式安全帽進行安裝,後者則是更適合 3/4 安全帽或者可掀式全罩使用,60S 配備的軟線麥克風較 50S harman/kardon 版本更大了一點,收音效果實測也有明顯更清楚,軟線麥克風背面也還保有魔鬼氈,可用於黏貼於帽子內側,硬蛇管麥克風也保有固定夾具等,方便安裝在 3/4 安全帽的側邊,整體重量方面,第二組底座 + 軟線麥克風為 93.6g,第二組底座 + 硬蛇管麥克風則是 106.3g。
配合這次首見的 3.5mm 音訊轉接線,第二組底座可以將耳機拆除後,改為連接 3.5mm 音訊轉接線,如此一來就可以選擇自己想用的耳機,不論是想要改用比較輕薄的耳機,又或者是過往為 cardo 使用者,已經購入 JBL 耳機組,都能夠透過這條 3.5mm 音訊轉接線,將 JBL 耳機組等直接連接上 60S,並搭配自己需要的麥克風組,讓過往購入耳機的費用不浪費。
最後,不論第一組底座或者第二組底座,都是配備夾式固定,但某些安全帽可能因為安全帽底部的設計關係,不適合使用夾式的固定方式來安裝底座,例如 SHOEI Z-8 系列,在過往可用於安裝底座的位置多出一組外露的黑色 EPS,因此無法使用夾式固定進行安裝,所以 SENA 60S 提供一組黏性固定座,讓騎士能夠透過黏貼的方式,將 60S 底座固定於安全帽上,使用方法也很簡單,直接按下底座中央的按鈕後,就可抽除原本底座上的夾具,抽出來後才發現這就是 SF2/SF4 底座的設計方式,我們也實測了一下重量,第二組底座搭配夾式固定夾具重量為 50g 整,若改搭配黏性固定座,重量則是 33.7g。
最後,其他配件包含揚聲器墊 x2、USB-C 充電線 x1、額外的雙面膠帶 x1、揚聲器魔鬼氈 x4、麥克風海綿套 x4、麥克風魔鬼氈 x3、有線硬桿麥克風固定座 x1 與安全帽夾具磁性蓋 x1,不論是哪種安裝環境,大多都能透過這些配件來找到適合的安裝與固定線材方式,當然如果搞不定,建議可以找原購買店家協助安裝,或者是參照網路上的安裝說明建議。
我們也實測了一下 60S 的充電效率,透過可顯示功率的充電線材搭配 PD 67W 等級的 CIO 行動電源,我們發現 60S 的充電功率為 4.5W ~ 5W 之間跳動,雖然沒有 5V/2A 之類的大電流充電,但 60S 強調配有 1.5 小時快充機能,且比過往快 35% 的充電速度,對於日常通勤使用以及出遊來說都綽綽有餘。
|SENA 60S 配對與功能介紹
本來我們也打算拍攝基本的開機、配對、操作使用的說明影片,但是這次 SENA 台灣總代理捷盟創新有提供非常多的 60S 配對與操作使用影片,並且拍攝得非常清楚且更容易理解,所以這邊就容 Rick 我偷個懶,直接提供捷盟創新製作的版本,如果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除了問總代理或者購買店家之外,也可以在我們的 Facebook 或者 Instagram 留言,我們如果能夠幫上忙,也會協助回答解決喔!
|SENA 60S 與 SENA Motorcycle App 搭配使用
如果要讓耳機順利運作,手機端的 App 可說是不能少的最佳伴侶,SENA 過往每一種耳機就會推出一種專用 App,這個問題在後來 50 系列推出後,正式改以 SENA Motorcycle 來相容絕大多數的 SENA 安全帽用藍牙耳機產品,從 Google Play 商城或者 Apple App Store 就可直接下載安裝,首次開啟會要求開啟藍牙權限,配合開啟並搜尋耳機,60S 也是首次開啟的話,就會進入配對模式閃爍紅藍燈,這時就可從藍牙配對介面中找到耳機,連上後就可回到 App 中進行更多設定。
60S 這次諸多升級的項目之一,就是首款使用 OTA 更新的 SENA 產品,過往產品大多需要透過 SENA Device Manager 以及電腦進行韌體更新,以修正耳機的小錯誤或者讓耳機運作更穩定,30K 系列導入需要另外購買的 Wi-Fi 更新底座,50S/50R 系列則是使用配備 Wi-Fi 機能的 USB Type-C 充電線,不論哪種方式,都需要透過有線的與耳機連接,才能幫使用藍牙無線連接的藍牙耳機做韌體更新,多少有點麻煩,現在 60S 改用 OTA 之後,打開 App 就會自動檢測韌體版本,像 Rick 我剛借到的時候,韌體還是出廠 v1.0.2 版本,SENA Motorcycle App 開啟就通知有 v1.0.3 更新韌體,只要耳機電量大於 50%,就可以立即按下下方的更新進行軟體升級,同時這邊也能幫耳機更改語系,60S 提供 13 種語音語言,我們當然使用中文最容易辨別,按下更新,韌體就會有兩階段的升級與驗證,完成後耳機也會自動重啟,整個過程大約十分鐘左右。
SENA Motorcycle App 與 60S 連接之後,首頁可以看到韌體版本資訊、耳機電量與耳機的圖樣等,方便識別目前連上的耳機款式,中間則是對講模式,可以從這邊啟用 Mesh 3.0 網狀對講,又或者是普通的藍牙對講等,下方為音樂播放控制,或者啟用耳機內建的 FM 收音機功能,細部設定網狀對講也沒有什麼,就是 Mesh 開關,非常直覺。
另外 App 中還可以設定音樂播放的大螢幕控制,或者是收音機播放控制等等,這些都是過往 Mesh 產品與 SENA 耳機有的功能,但接下來這個就特別了,60S 這次在機身上設計有類似 RGB 電競燈光的 RideGlow 導光條,透過 App 中可以設定 12 種不同的導光條運作樣式,當然如果想要低調一點,也可以把 Ride Glow 關閉即可,而且這次的導光條設計還可以與功能去連動,例如 Mesh 運作中的綠色指示燈就可將 RideGlow 一起改為綠色的燈組,至於 Night Mode 則是自動切換日夜間的導光條顯示,白天時保持 Ride Glow 開啟,晚上則是會自動將 Ride Glow 關閉。
最後裝置設定這邊,大多數的功能也都與之前相同,主要是多了韌體 OTA 新的部分,另外在裝置設定內,等化器一樣有著低頻增強,搭配二代 harman/kardon 40mm 單體,重低音下探的深度比之前更強大,智慧音量控制與背景音量等也都可以獨立調整,而 60S 配備全新第三代 Mesh 3.0 技術,有著更好的通話品質,如果想要向下相容 Mesh 2.0 的產品,也可以在這邊關閉 Mesh 3.0 支援,設定中也可以調整語音控制或者語言指令等,並且 60S 一樣支援「Hey Sena」的語音直接控制方式,來進行如檢查電量、手機配對、重播號碼、結束通話、播放音樂、停止音樂、上一曲、下一曲、對講一、對講二、對講三、結束對講、打開 Mesh 對講、關閉 Mesh 對講等機能,當然也支援 Hey Siri / Hey Google 來調用手機的語音智慧助理,對於目前兩大手機智慧助理都有口語化的操作邏輯來說,能夠直接語音調動就能夠直接語音做更多事情囉!
關於 App 方面,SENA 為了未來的產品,其實有推出另一套名為 Wave 對講的技術,其實就是有點類似 Discord 的群組對講機能,只要耳機連上手機並且手機開啟 Wave 對講 App,並且登入設定頭像等,就可以進行公頻對講,或者開啟群組對講,此對講方式並不受距離限制,只要耳機能連上 Wave App,並且手機有行動網路,隨時隨地都能加入,至於當沒有網路或者 Wave 對講停止時,60S 則會自動切換回 Mesh 3.0 進行區域內 Mesh 耳機的對講機能,但這個 App 最後預計在六月才會見面,目前僅有 Demo 版本可供下載體驗,內部除了對講功能之外,還有旅程記錄的功能。
|SENA 60S 實際使用體驗分享
如果沒有實際體驗,那就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因此我們實際在路上進行多種情況的模擬,以及拉距測試,藉此體驗 60S 的全新 AI 降噪技術與 Mesh 3.0 的清晰度實測,還有 Rick 我實際配戴於 SHOEI Z-8 上進行多日的音樂聆聽體驗,所以算是全方位體驗過 60S,至於實際表現?Rick 我以及試車手 TK 一致認為這是目前業界最先進且最清楚的耳機無庸置疑!
首先說說測試環境,一頂是 SHOEI X-FIFTEEN,另一頂是 SHOEI Z-8,兩頂在安裝方式有點差異,X-FIFTEEN 可以使用夾具安裝,而 Z-8 則是使用黏貼底座安裝,而兩頂都是使用第二組底座,也就是無蛇管麥克風的底座,搭配軟線麥克風進行測試;音質表現方面,音樂聆聽的音質比起 50S harman/kardon 那又是更進階的音質提升,最明顯的升級就是在重低音的下探,比 50S harman/kardon 還要來得更強大且深,與競品相比幾乎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在人聲音表現方面,60S 二代 harman/kardon 的清晰度更好,可以更清楚聽出聲音的厚度,尤其是聽日本輕搖滾更是如此,整體音樂表現對得起其頂尖產品之定位。另外磁吸底座更是大幅改善拆裝體驗,過往需要花點經驗跟手感來抓底座的角度以及確認卡榫是否固定,現在只要把耳機靠近底座,只要距離夠近就會自動吸附完成,實在是太方便了!
對講系統方面,Rick 我與 TK 這次總共進行了五種不同的情境測試,我們也實際記錄一下這幾種狀態的使用體驗
- 60S 設為 Mesh 2.0 / 50S Mesh 2.0 韌體:此版本測試時,感受到與之前測試 Mesh 2.0 相近的表現,單純兩支耳機距離大約是在 400m 上下,清晰度方面不錯,不過對講時會感受到 Mesh 2.0 還是會稍微受到大型車輛的阻隔干擾,另外就是對講時 60S 會聽到 50S 機主沒有講話時,麥克風收到的引擎聲或者風聲等等,語音延遲大約是 0.7sec。
- 60S 設為 Mesh 3.0 / 50S 更新v2.6 Mesh 3.0 韌體:將 50S 更新至 Mesh 3.0 韌體,並將 60S 設定為 Mesh 3.0 模式時,兩者的通話距離以及通話穩定度都有所提升,通話距離大約可拉至 450m 上下,雖然收音方面還是會收到 50S 的風切或者引擎聲等等,但是 60S 感受得到似乎在 Mesh 3.0 的演算法之中,有將其開始過濾,因此聽到的這類風切或者周遭環境音之類的都有減小,語音延遲大約在 0.5sec。
- 60S Mesh 3.0 / 60S Mesh 3.0:這次我們將兩頂安全帽都改裝上 60S,並且都設定為 Mesh 3.0 模式啟用 Mesh 對講,這次的測試就能展現出 60S 的強悍之處,不僅在通話距離方面一舉來到 500m 上下,更重要的是其中保持非常清晰的通話品質,AI 降噪功能全力運作之下,Mesh 3.0 的通話品質純淨且無雜音,沒有講話的時候 Rick 我這邊耳機幾乎完全聽不到 TK 那組 60S 耳機傳來的風切與噪音,相對 TK 的耳機也不會從 Rick 我這邊的麥克風聽到我這的風切噪音等,而且不像是競品為了維持耳機靜音導致通話時首字會消失,60S 這部分處理得非常好,語音延遲大約也降至 0.3sec 左右,幾乎快要無感,Mesh 1.0 > Mesh 2.0 時進步是稍微有感,這次 Mesh 2.0 進步至 Mesh 3.0 是大幅有感!
- 60S Mesh 3.0 / 50S Mesh 3.0 / 60S Mesh 3.0 :這邊我們把剛剛更新為 v2.6 韌體的 50S 不接底座,直接開機啟用 Mesh 後放在兩個耳機之間,作為類似中繼器之方式使用,雖然通訊的延遲稍微降至 0.5sec 左右,但是通話的距離則延伸距離至 650m 上下,可以發現 Mesh 網狀對講的演算法開始起作用,加大整體的通訊運作範圍,所以若未來 +Mesh 等都可以升級 Mesh 3.0 的話,+Mesh 可以在固定場地中兼任 Mesh 網狀對講訊號加強器,對於賽道訓練導入 Mesh 對講系統的教練及選手來說可是有大幅的幫助。
- 60S 藍牙對講 / 60S 藍牙對講:最後我們測試了傳統藍牙對講,60S 的傳統藍牙對講距離與 Mesh 對講其實是差不多的,整體延遲雖然最小,大約 0.2sec,雖有 App 可協助配對,但整體比起來還是沒有 Mesh 對講如此簡易輕鬆一鍵完成,藍牙對講的按鈕操作還是比較繁瑣,因此若不是特殊情況,我們還是建議用 Mesh 對講會更快速,至於 AI 降噪功能方面,藍牙對講時 60S 依然還是會啟用 AI 降噪,所以兩邊都是 60S 的情況下使用藍牙對講,通話的品質還是很不錯的,若確定未來都只有四人以下的對講且都是 SENA 產品,還是可以考慮使用藍牙配對。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分享,那就是 60S 配備內建的 LED 輔助照明燈,這個 LED 燈放在頭上的方式真的是太聰明了!許多騎士在晚間騎車時,不論是遇到臨時要找置物箱中的物品,或者是外送員驗鈔找零等,甚至是東西不小心掉地上,還有胎壓臨時過低需要補氣等情境時,通常都是拿著手機充當手電筒來照明,現在 60S 直接內建 LED 照明燈,只要在耳機開機的情況下按下前端的照明燈開關,就會啟用白光 LED 照明,可以清楚照出車箱或置物箱物品,並且因為是裝在安全帽上的耳機有這功能,所以頭轉向哪裡,輔助照明燈就照向那裡,雖然不能充當車燈使用,但也正因為是輔助照明,亮度並不會太刺眼,取捨得剛剛好,就像這次使用剛好拿來照車箱找打氣機,並透過 LED 照明燈來輔助安裝打氣頭,雖然打氣機現在很多都有內建 LED 燈,可是你還是得先找到打氣機才能用打氣機上的 LED 燈,因此這個初步照明既不需要拿手機,又能隨頭轉向,真的是大幅加分啊!
除了 Mesh 3.0 的對講功能大幅進步之外,Ride Glow 不失為是一個夜間吸引眼球的好物,LED 導光條的動態跑馬燈效果,更是帶點賽博騎士感覺,等等,賽博騎士不就是 CyberRider 嗎?業界活化石別吉我,有機會好好聊聊 SENA 有多強就是了!啊,順帶一提,OTA 更新真的太棒了,不需要搬一台筆電到車庫,或者是在家裡電腦更新完卻忘記帶出門,只要手機在身邊,隨時能讓 60S 使用最新的韌體運作,希望未來能看到每一款 SENA 產品都能導入 OTA 啊!
|SENA 60S 台灣總代理捷盟創新相關販售資訊
SENA 在台灣由總代理捷盟創新販售,目前可在官方網站以及旗下經銷店面進行購買,官方網站購買連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