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AHA 山葉

操控熟悉 輔助彎道照明有感 YAMAHA AUGUR 賽道體驗

2.87KViews

YAMAHA 在近期正式發表震撼人心的全新速可達作品 AUGUR,以更高級且富有操控樂趣的設計目標為方向,不僅導入了全彩 TFT-LCD 4.3 吋智慧儀錶板,還有獨特且充滿未來感的車頭線條,最重要的是大燈組除了是 LED 燈組外,YAMAHA 更為其搭配 Y-LLA 轉向輔助頭燈以及全球首發的 Y-AU 可變色溫頭燈組,全車滿滿好料的 YAMAHA AUGUR 相信會滿足許多人的需求,YAMAHA 也在發表隔日舉行媒體試乘活動,MOTODATA 試車團隊也受到邀請來到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進行試駕,本次試駕特別的就是 YAMAHA 安排了夜間賽道體驗,在晚間將賽道上輔助燈光全關,讓大家能夠更深刻體會到 Y-LLA 以及 Y-AU 的表現。

YAMAHA AUGUR 是台灣山葉於 2022 年 12 月推出的全新車款,採用 BLUE-CORE 水冷 155 級距單汽缸四汽門引擎,並且配有 VVA 可變汽門揚程引擎,在不同轉速時會提供不同的動力曲線,藉此獲得引擎的最大輸出表現,同時電控系統更有 TCS 循跡防滑系統輔助,再加上前後輪制動系統的 ABS 雙迴路防鎖死煞車系統,在電控與安全性方面符合旗艦車款需求,另外 Smart Key 晶片鑰匙系統更首度搭載在由台灣開發上市的新車款上,YAMAHA AUGUR 更有獨特的外型設計,專為追求頂級感受與高科技功能的騎士們打造,AUGUR 許多項目不僅是同級距最優異,更是同級距唯一!

很多人看完發表會後,直言「這又是一台換殼車」,嚴格來說的確是如此,在車台設計、引擎規格以及懸吊與制動等等,AUGUR 與 FORCE 2.0 幾乎是完全相同,不過這並不代表 AUGUR 不值得選擇,這是因為 AUGUR 從外型就已經打動許多人的購車念頭,尤其是看到這組帥氣的車頭,你能說對於未來有崇景的你會不心動嗎?不過也正因為有這場媒體試駕活動,我們才了解到 AUGUR 與 FORCE 2.0 其實是在同時期開始開發的孿生車款,但也因為上市時間差了一年,AUGUR 與 FORCE 2.0 的操控還是有些許不一樣。

就拿最有感的懸吊系統來說吧,FORCE 2.0 的後懸吊系統在設定上為了符合其「街頭鬥士」的形象,刻意選用了支撐性較強且回彈速度較快的後避震器桶,所以在遇到坑洞等情況時的騎乘感受,是會比較偏向硬朗,而 AUGUR 的設定則是為了獲得比較舒適的表現,因此後避震器的桶身在支撐性表現相同的情況下,回彈阻尼則是偏緩和些,原廠也證實了兩車款的後避震器組是不同的零件。

至於在車身的操控感以及過彎特性來說,AUGUR 依然保持那種輕快卻依然帶著穩定的龍頭手感,加上適中的車身重心位置,所以在過彎時的車身重心掌控還是很容易控制,前懸吊系統也有足夠的支撐力道,在這次賽道體驗雖然是雨天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有進行賽道上的加速與急煞車測試,感覺得出來前懸吊系統能夠兼顧舒適與支撐性。

另外在 AUGUR 的騎乘三角,可以說是完全與 FORCE 2.0 相同,不論是把手位置、腳踏位置以及坐墊的位置等都完全雷同,可是在坐墊的皮質採用部分,AUGUR 的坐墊是比較柔軟且帶有止滑效果,雖然少了前斜踏區域,在長途騎乘表現還是無法拿到得分,不過至少在都會騎乘以及偶爾的郊區騎乘等等,AUGUR 的整體騎乘三角還是能利於讓騎士掌握車身動態。

引擎的輸出特性與 FORCE 2.0 很相似,保有 155 級距的扭力輸出,在初步補油門時給予順暢的推進力道,不過並不是像電動車那種突兀的力道,還是有著燃油引擎那種順暢且曲線容易掌控的特性,高轉速時 VVA 切換依然可在儀錶板上看見,但也因為 YAMAHA 在 VVA 切換已經做得經驗很豐富,所以切換時不會有很明顯的爆發衝勁,只有在儀錶板上亮起 VVA 而已,一切就是順暢又容易上手。

制動系統方面,AUGUR 的制動系統手感還是比較偏軟的原廠煞車手感,對於都會通勤來說算是比較舒適的拉桿設定,倘若真的用到緊急煞車情況,雖然也是能夠煞得到 ABS 系統介入,但是日系 ABS 系統介入時依然在調教上反應與德廠製 ABS 模組還是有些差異,不過至少是不會有鎖死情況發生,這樣 AUGUR 還是可以信賴的。

不過這次的測試環節一來遇到下雨,再來是在賽道測試,所以多少會與公路部分有些差異,若能夠像 FORCE 2.0 直接安排到公路上測試,相信應該會有更多的心得體驗,但這部分就讓我們留到之後再來與大家分享吧!畢竟這次的導航系統以及大燈的輔助照明等都很有特色,雖然我們在賽道上一樣有進行晚間的大燈測試,實際測試的大燈表現真的是 AUGUR 最值得購買的一大特點,可惜下雨天的水滴會影響畫面判斷,待之後我們會再補上這部分的道路體驗表現。

另外就是 FORCE 2.0 的車主們一定非常關心,既然 AUGUR 與 FORCE 2.0 共用車體部分結構,那麼後土除擋水板等這次有修改,是否有比較好的擋水效果呢?答案幾乎可以肯定是有明顯進步,從照片中我們刻意經過積水的地方時,就可以看到大多數的水被擋水板遮住,並沒有揚起很大的 Rooster Tail (公雞尾),但為什麼說是「幾乎」肯定,是因為照片中還是有部分的水往上噴灑,有噴濺到尾燈的可能性,但至少多折那一塊,就有很明顯的優勢,所以現有 FORCE 2.0 車主,可以考慮更換 AUGUR 的土除來增加擋水效果。

YAMAHA AUGUR 外觀、設計與功能介紹

在 YAMAHA 台灣山葉的產品線定位中,目前 155 級距其實有四台車,不過四台車各有不同的取向設計,像是 FORCE 2.0 就強調的是操控樂趣以及容易入手的特性,NMAX 以及 SMAX 這兩大 MAX 系列車款,則是有著高級感與更注重長途騎乘的跑旅車款,而這次推出的 AUGUR 就是以科技為主打,同樣具有與 FORCE 2.0 相同的操控樂趣,但又多了些高級感,讓整體的產品定位更明確,同時在 AUGUR 的登場後,SMAX 車系也終將來到告別舞台,未來都會由 BLUE-CORE 系列 155 擔當國內台灣山葉機車的銷售主力。

YAMAHA AUGUR 的車身設計走得非常前衛,以 YAMAHA 的設計理念來說,這次的車身線條有著像是箭矢型的外型設計,所以在車頭的設計非常像是弓箭頭,搭配從未見過的星芒定位燈,以及 YAMAHA 導入半透明的車身飾蓋組,至於車身後半段乃至車尾的線條,有人會說與 FORCE 2.0 很像,本次台灣山葉其實在媒體試駕會上則是表示 FORCE 2.0 與 AUGUR 是同時期開發的新車款,所以在車尾的線條設計本來就是設計出一種兩台車都能用的造型,因此 AUGUR 的車頭與車尾還是保有相同的設計語彙。

身高比例圖部分,上圖中騎乘 AUGUR 的騎士是男性騎士,身高為 173cm,體重 70kg,由於 AUGUR 的坐墊高度為 815mm,不論在國產速可達或者進口的速可達都是偏高的坐墊設定,所以在腳底的空間擺放部分,以單腳擺放需要墊腳,當然雙腳踩踏也還是要墊腳,騎乘三角如前面所提,本質上 AUGUR 與 FORCE 2.0 相同,因此也共享相同的都會踩踏感受。

看到 AUGUR 的外觀設計,不管看幾次都還是覺得太科幻太未來了,近年來 YAMAHA 的產品實在都很吸引人,尤其是 EMF 的外觀設計,未來外星科幻風格電動速可達已經夠特別,沒想到 AUGUR 再更大膽走向這樣的車頭設計,三線 LED 導光條更點綴出類似箭矢的箭頭造型,上方導光條旁還特別加上 Y-LLA 轉向輔助頭燈以及 Y-AU 可變色溫頭燈的全名,配合兩側的 VVA 全名與 AUGUR,看起來非常有未來設計感,這次 AUGUR 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大燈,不僅是 LED 燈組,Y-AU 全名為 YAMAHA Adjustable Color Temperature Unit 可變色溫頭燈,近燈可切換 5600K~6400K 色溫的白光或 3000K~3500K 色溫的暖白光,不過要注意的是色溫切換需要在熄火狀態下才能進行,這是因為 YAMAHA 參考歐盟 UN ECE Regulation 48 其中的條款要求,台灣方面目前是暫無相關法規禁止,所以屬於原則開放,同時 Y-AU 這套技術也是 YAMAHA 全球首發,最後車頭還可以看到方向燈組隱藏於兩側的導光條尾端,同樣是 LED 款式,亮度非常充足。

接著是 Y-LLA 轉向輔助頭燈 YAMAHA Lean Light Assist 這個技術,傳統大燈以及 LED 大燈由於法規燈型要求水平線關係,過彎時因車身傾斜會導致燈型水平線也跟著改變角度,以往有歐系廠牌使用主動調整反射鏡角度的大燈系統來解決這問題,不過成本太高加上體積龐大與維護不易,後期歐系廠牌與日系廠牌漸漸導入透過增設於車頭兩側的 LED 燈組來照亮過彎時看不到的彎內側角,但 AUGUR 雖然是透過大燈組控制器內建的 IMU 慣性測量元件,讓 Y-LLA 可以在車身傾角於 10 度時點亮低亮度輔助照明,大於 15 度則是會點亮高亮度輔助照明,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切線以上明顯多出一塊區域,更特別的是 Y-LLA 是內建於遠燈的透鏡燈組內,因此相較於外部新增的 LED 彎道輔助照明燈來說,AUGUR 的車頭外型也更精銳。

很多人好奇的 Y-LLA 究竟在運作效果以及反應的速度表現如何,MOTODATA 我們直接以最嚴苛的慢動作錄影來測試看看 Y-LLA 的反應速度,可以發現不論是左傾斜或者右傾斜,輔助照明燈組的亮起速度都非常快,回正時的輔助燈組也會依照傾角進行變更,反應速度很棒,另外影片中也可以看到 Y-AU 兩種燈色的顯示差異,白光以及暖白光的差異也是很容易辨認,唯一較麻煩的地方,就是像影片之中那樣,需要熄火後更改並再度發動,才能改變燈色。

騎士視角部分,AUGUR 的把手寬度基本上與 FORCE 2.0 相同,不過把手上有著一些小小不一樣的地方,左把手可以看到平衡端子、握感舒適的握把套、遠燈/近燈與超車燈開關、方向燈與喇叭按鈕,中央儀錶板為 4.3 吋全彩 TFT-LCD 液晶儀錶板,搭配專屬的 CCU,可以讓安裝 Y-Connect TWN 應用程式的手機將手機通話管理、音樂顯示與訊息提示等顯示於儀錶板下方,另外也可以進行 Turn-by-Turn 逐彎導航指引,右邊把手開關則是有著警示燈開關、Y暖白/W白 Y-AU 燈色切換開關與電啟動鍵,其中要注意的是 Y-AU 的燈色切換需要到 KEY-OFF 段切換後再開啟電門發動,燈色才會有變化,發動中去切換這個開關是無效的。

4.3 吋全彩儀錶板有多項顯示資訊,並且支援日夜間的自動背景顏色以及自動亮度切換功能,標準功能包含大面積時速顯示、左側轉速錶、右側油量錶、下方里程電腦、左下 VVA 啟動顯示、右下 TCS 啟動顯示以及左上角的時間/電壓顯示區域,若是連上 App 後,導航行駛中會多出道路速限提示、測速照相警示與手機電量顯示,倘若導航路徑上有降雨機率高於 50% 情況時,儀錶板還會有下雨預告警示,另外如果授權 App 存取手機通知的話,不僅可進行來電提示、音樂播放曲目提醒,就連 SNS 的提示都會出現,這其中有包含了 LINE/FB/IG 的通知喔!

接著看到內裝區域,最明顯的就是 AUGUR 使用 Smart Key 晶片智慧鑰匙,只要帶著晶片智慧鑰匙在身上,靠近車輛就可控制鎖頭,雖說鎖頭本身造型與 NMAX 車款不太一樣,但手感也不錯,左側油箱蓋內為 6.1 公升油箱,官方公布油耗是 43.9 公里每公升,所以滿油大約可以騎 240 公里以上,中央掛勾造型特殊,但無防跳脫機制,右側置物空間前端有 USB QC 3.0 供電埠,右側置物箱容量僅能放入 600ml 寶特瓶一罐,而且如果是太硬的瓶裝例如運動飲料或汽水等,是很難硬塞進入,另外置物箱內還有備用的機械鑰匙孔,可用隨購車附贈的備用機械鑰匙轉動來打開車箱,進行電池的維護或者鑰匙註冊等。

AUGUR 腳踏空間與 FORCE 2.0 一樣,僅能平踩以及微微地向後踩,不能向前斜踩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另外後座的踏板為飛旋踏板,並且使用黑色的漆面,看起來比較有質感些,AUGUR 的副水箱檢查位置在右側腳踏旁邊,記得定時要看一下副水箱水量,不足時要補足喔!

坐墊方面,AUGUR 的坐墊皮革相較於 FORCE 2.0 來講稍微軟了一點,內部的泡棉以及殼體則是相同的,側邊車殼設計造型也不太相同,AUGUR 導入半透明的車殼組,若有光線照射,前端黑色車殼會呈半透明狀,露出內部的格狀紋路,車箱空間為 23.2 公升,可放入一頂 SHOEI X-FOURTEEN L-Size 的帽體沒有困難,車尾使用分離式後扶手,左邊扶手內還有 BLUE-CORE 的標記,非常低調。

車尾燈方面,AUGUR 一樣是使用 LED 的導光條樣式車尾燈,搭配 LED 煞車燈組,以及兩側的 LED 方向燈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組 LED 方向燈並不是 RS NEO 使用的款式,而是與進口重機車款 YZF-R3 以及概念電動車 E01 使用的款式相同,另外就是大家好奇的車尾土除設計部分,這次 AUGUR 雖然看起來與 FORCE 2.0 很接近,都是上下分離式土除,不過下土除的底端改為新的倒角後,就如同前面試駕提到,已經大幅改善下雨或經過積水路段時會捲起的水量,至於 FORCE 2.0 現有車主怎麼辦?目前台灣山葉表示是可以更換為 AUGUR 款式,未來的 FORCE 2.0 也有規劃出廠改配這組土除。

前輪組方面,AUGUR 使用的一樣是 13 吋三幅六肋輪框,以及 33mm 潛望正立式前叉組,這次 AUGUR 提供 TPMS 氣嘴安裝型胎壓系統的選購,如果參與預購是會得到免費的一對,這組胎壓需要與手機的 Y-Connect TWN 連線,當連上線後就會在 Y-Connect TWN App 中顯示胎壓數值與氣壓溫度等,倘若胎壓不足,還會透過手機發訊號給 CCU 讓儀錶板亮起胎壓異常警示燈,以提醒騎士需要注意胎壓,較可惜的是胎壓需透過手機解讀,以及儀錶板內沒辦法直接顯示,手機不在身邊時就算胎壓異常,車輛也不會提醒,所以騎著 AUGUR 看來是手機與 Y-Connect TWN 不能離身囉。

前輪制動系統方面,使用的是 267mm 固定式碟盤搭配單向雙活塞浮動卡鉗,並且有 ADVICS 重車級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輔助,可避免煞車時輪胎鎖死。

引擎規格部分,AUGUR 使用的是 BLUE-CORE 技術的 VVA 可變汽門揚程 155c.c. 強制水冷四汽門單汽缸引擎,最大馬力為 14.7ps @ 8,000rpm,最大扭力則有 1.41kgf-m @ 6,500rpm,兩者動力數據與 FORCE 2.0 相同,傳動調教基本上也是一樣的,當然大家好奇的引擎吊架前段,AUGUR 也是使用相同的設計,至於電控輔助方面,AUGUR 保有 TCS 循跡防滑系統,當後輪動力輸出過大時會自動將後輪中斷點火,以降低後輪輸出動力,減緩後輪出力過多造成的打滑情況,引擎還有搭載 SMG 智能啟動馬達發電機設計,將發電盤與啟動馬達整合,降低啟動時間延遲與啟動噪音。

排氣管造型還算蠻上揚的,管身為全包覆式防燙蓋,加上水冷排外罩下方的延伸區塊,應該是不用擔心被排氣管燙傷的可能,但沒是還是別去摸防燙蓋體。

後輪懸吊系統為雙槍避震器,台灣山葉表示 AUGUR 的避震器與 FORCE 2.0 不同,AUGUR 配備的避震器在彈簧方面改為比較舒適的彈簧組,不過 AUGUR 避震器依然保有預載調整機制,可進行三段的預載調整。

後輪制動系統則是使用 230mm 的固定式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並且也有 ABS 防鎖死煞車系統輔助。

原廠前輪配胎為 MAXXIS 瑪吉斯的 MA-R1N 系列,規格為 120/70-13 M/C 53P,後輪配胎也是 MAXXIS 瑪吉斯的 MA-R1N 系列,規格則是 130/70-13 M/C 57P,兩者胎紋都可以參考上圖右側,屬於比較運動型的通勤用胎,在晴天的表現很不錯亮眼,不過在雨天的表現就顯得需要在操駕上收斂不少才會安心行駛。

騎士裝備清單 ( Rider’s Gears )

Helmet:SHOEI X-FOURTEEN BRINK TC-5 with SENA 50S harman/kardon and GoPro HERO 9

Jacket:HYOD STJ033D (Ver.2022)

Gloves:HYOD ST-X CORE D3O

Pants:HYOD HYD545D D3O Tapered Ride Denim / Indigo (One wash)

Rick
the authorRick
沒有品牌喜好,沒有國產進口迷思,有的是一顆想把所有車測試並報導的心!